-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4—
—PAGE5—
关于支持洛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按照《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洛阳以开放为引领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豫发〔2020〕3号)部署,支持洛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结合洛阳科技创新需求,制定如下支持措施。
一、高标准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一)指导洛阳高新区加快推进改革创新。支持洛阳高新区开展管理体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推进自创区、自贸区、高新区“三区”融合发展,探索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开放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贸易联动发展,推进“三区”在空间、体制、功能、政策上的深度融合,形成区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二)支持洛阳高新区“一区多园”创新辐射发展。指导洛阳高新区制定“一区多园”建设方案,采取合作共建、异地托管、飞地经营等模式,优化整合区位相邻、产业相近、分布零散的产业园区,探索建立统筹协同、资源共享、利益平衡的工作机制,强化主园区对分园区的统筹协调和政策延伸覆盖,实现组织协调、产业布局、政策支持、管理体制、统计口径的“五统一”,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创新发展。
(三)支持建设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支持洛阳发挥智能装备产业优势,围绕智能装备产业共性需求,整合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建设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探索实行科研项目包干制、首席专家负责制、课题招标制等,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加快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突破,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二、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
(四)加大创新载体建设力度。支持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伊滨产业集聚区等创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指导洛阳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载体创建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
(五)争创国家创新平台。支持洛阳在兽用药品、智能矿山装备、无损检测、硅光伏、精细化工、先进制造等领域,积极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指导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洛阳建设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研发测试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耐火材料研发中心。
(六)引进培育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洛阳科研院所、企业建设独立法人的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支持引进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在洛阳建设西安交通大学(河南)新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洛阳)先进材料与装备产业创新研究院、中原大数据研究院等。
三、培育壮大创新基础
(七)支持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围绕洛阳先进装备、新材料、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目标导向明确,产业化前景良好的重大创新项目,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带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撑主导优势产业提质增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八)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指导洛阳建立支持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后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后备企业、独角兽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用好高新技术企业首次奖补、企业研发费用奖补等激励政策,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创新型企业梯次队伍。
(九)加快培育引进高端人才。支持洛阳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遴选和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产业贡献大、引领作用显著的人才及团队,采用“人才+项目+平台”的形式给予支持,加速培养产业领军人才,引领带动洛阳产业发展。支持洛阳新建一批院士工作站、科学家工作室,探索新形势下高端人才柔性引进新模式,加大高端人才培养和国外人才引智力度。
(十)推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结合洛阳各县(市)发展实际,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原则,在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基础较好的县,开展省级高新区培育建设,在农业基础较好的县,开展农业科技园区等示范载体建设;指导洛阳各县(市)围绕本地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启动实施创新应用专项,择优以研发后补助形式给予支持,推动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区域特色支柱产业,以科技创新支撑县域产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提升;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省市县三级联动,强化产业发展精准服务能力,为洛阳脱贫攻坚提供科技支撑。
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十一)支持洛阳举办科技成果转化系列对接活动。建立完善科技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常态化对接交流机制。指导支持洛阳科技中介超市建设,提升科技中介超市运作水平,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十二)支持洛阳承办高端创新赛事。支持洛阳承办中欧(洛阳)工业设计大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双氧水法制环氧氯丙烷新技术(DECH)研究进展.pdf
-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李少昆.pdf VIP
- 《住宅室内设计》课件——任务6 书房的功能及设计.pptx VIP
- 2025年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 GBT13871.1-2022 密封元件为弹性体材料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 第1部分:尺寸和公差.pdf
- 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体育与健康-模拟试题.pdf
- 急救小知识:如何正确拨打120.pptx
- PMC部门管理制度与作业流程,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管理规范.docx
- (2025春新改)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案.pdf
- 2024年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全国通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