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泰勒的理想动作/时间研究,确定工作方法与内容根据工作客观性,选择与培训工作者利益驱动(差别计件工资)人事职能工头进行评价考核提高工作效率,使劳资两利
自由竞争走向寡头垄断规模经济价格战利润率下降2、时代背景(1850年以后)
工会运动导致“劳工法”颁布八小时工作制最低工资标准阻止利润率下降的办法,有效利用劳动力,1880年机械工程师效率运动3、美国总工会成立(1886年)
通过劳动者合作可以提高利润(节约原材料、工时利用率、改善作业计划等)把这部分利润拿出来分配:50%归公司,30-40%归劳动者,10%归监工并用契约形式明确下来实质是超定额“奖金”分配4、汤制锁“利益分享计划”(1888年)
修正早期计件工资(按件计价,上不封顶)超标提成奖金(提成1/2-1/3超标部分)Rh=R*Ha+R(Hs-Ha)/2or35、哈尔西“奖金提成计划”(1891年)
提成奖趋向递减避免集体怠工Rh=R.Ha+R.Ha(Hs-Ha)/Hs6、罗万的修正(1892年)
“集体怠工”的根源是“劳资对立”,不可能单纯依靠工资支付方式解决“劳方”高工资收入
“资方”低劳务费支出工作效率作业管理四原则(有效动作必要时间,日标准作业量,标准的作业条件,差别计件工资)7、泰勒“劳资两利”(1895年)
支付率($/件)产量(件)
(甲)(乙)8、差别计件工资制解决不满与分配不公的基础是:确定一个工人一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量目标产量20件
1909年引入
实践的结果1911年罢工
1913年高潮效率提高没给工人带来好处造成不公正收入差异把工人当作机器附属,无视人性管理上的专制9、威特吐温兵工厂的实践结果
10、结论科学理性社会公理现代组织理论
二、现代组织理论的开始
个体行为——在责任与能力基础上的自律行为(自由意志与自我节制)协同行为——超越个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寻求与他人的协作协同体系——两个以上的人的协同行为正式组织——基于个性活动的“非个性行为体系”组织是一种关系,一种行为关系,一种协调的行为关系,一种协作行为关系1、巴纳德的协同理论
组织的有效性,涉及组织的目的同外界环境的关系组织的能率,涉及组织成员个人之间的交换2、协同组织的基本条件
总体目标的实现及其程度总体目标是非个性化的/非人格的总体目标的选择基于某种客观真实性必须被共同认可,产生合力
(具有微分意味)最低限度的有效性
(否则,协同体系瓦解)有效性与能率有关3、有效性(Effectiveness)
能率与个人动机的满足有关能率就是个体的能动性以及实际贡献能率大小与个人动机的满足以及对协同的信念有关物质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满足
(不满/物质的)
(不足/社会的)创造用于满足动机的剩余协同过程/交换过程/分配过程
(动态的调整过程)4、能率(Efficiency)
组织的活力在于成员贡献力量的意愿这种贡献意愿,要求有共同的信念,确信共同目的可以实现这种贡献意愿,要求在共同追求中个人的动机得到满足组织的有效性是指目标的实现组织的有能率是指动机满足(为成员个人提供满足,以维持协作体系的能力)5、两种基本条件的关系
6、西蒙的解释人们的决策或选择,是基于价值的。依据事实进行决策的条件1、穷尽各方案(受情报资料/时间限制)2、把握各方案的结果(受知识限制)3、比较各方案优劣(受现实限制)
7、叔本华的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所追求的满足,永无止境满足是短暂的满足之后就是空虚与焦虑自由意志本身就是痛苦
7、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形成价值观是内涵的假设系统价值观含而不露共同价值观必须经过冲突形成
8、结论企业必须确立公理企业必须从自身的存在价值中推导出公理依靠公理进行价值排序依靠公理引导与约束全体员工
三、确立企业存在的价值
企业是产业社会中的经济组织作为产业社会中的一员,必须自律必须依靠内在组织的力量,突破种种限制,去实现组织的经济目标与经济利益企业不能实现目标,组织就必然瓦解,企业不能满足于个人工作上的动机,组织也必然瓦解组织必须在根本上确立起存在的价值与理由,确立起立身之本1、企业的性质
2、本田的“三喜欢”原则造车者——员工卖车者——经销商(客户)骑车者——消费者(用户)
3、华为的核心价值观(追求)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员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2《表里的生物》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pptx
- 《雪顿节上看赛牛》课件(欧阳辉珍).ppt
- 7函数逼近与曲线拟合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 七年级生物下册113皮肤与汗液分泌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交通专题复习0524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物理12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人教版选修3-4)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pptx
-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二课时代数式1习题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历史观点评价类题目解题指导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课时3语言赏析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