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52T 1134-2016 汽车加油加气站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docx

DB52T 1134-2016 汽车加油加气站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13.110J09

DB52

地方标准DB52/T1134—2016

汽车加油加气站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theinspectionoflightningprotection

systeminfillingstation

2016-09-28发布2017-03-28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2/T1134—2016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基础要求 1

4检测内容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防雷装置技术要求 11

附录C(资料性附录)接地电阻值的测试方法 15

附录D(资料性附录)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 17

II

DB52/T113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防雷减灾中心、贵州省赤水市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旻、任达盛、周道刚、曾勇、陈宇、刘波、张建军、吴安坤、刘芸、吴仕军、杨群、邵莉丽、翁玲、张淑霞。

1

DB52/T1134—2016

汽车加油加气站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加油加气站防雷装置检测的基本要求和检测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汽车加油加气站防雷装置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GBGB

50057

50156

5034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DB52/T537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3基础要求

3.1防雷类别

加油加气站内的建(构)筑物防雷分类应符合DB52/T537中4.2的规定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3.2防雷区划分

加油加气站防雷区的划分应符合GB50057中6.2.1的规定。

3.3检测程序

3.3.1新建加油加气站的防雷装置,应根据其施工进度,进行分段跟踪检测。

3.3.2首次检测应熟悉加油加气站的基本信息与周边环境,查阅防雷技术资料,了解并记录防雷装置基本情况,并制定详细的检测方案后进行。

3.3.3定期检测在防雷装置无较大变化时,可直接进入现场进行检查与检测。加油加气站的防雷分区、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和电磁屏蔽措施可不重新检查与检测。

3.3.4防雷装置检测流程应符合DB52/T537中7.4的规定。

3.4作业要求

3.4.1现场环境条件应适合检测工作,检测应在非雷、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进行。现场检测工作应由

两名或两名以上检测人员承担。

3.4.2应具备保障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攀高检测时必须遵守攀高作业安全守则。3.4.3在检测配电房、配电柜的防雷装置时必须着绝缘鞋、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垫,以防电击。

2

DB52/T1134—2016

3.4.4检测采用的仪器、仪表和测试工具应具有计量检定合格证,且在检定有效期内,并处于正常状态。现场检测严禁使用容易产生火花的检测仪器、设备。

3.4.5检测时应严格遵守加油加气站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流程。

3.5检测报告

3.5.1检测报告应包括:

a)委托检测机构、受检单位名称;

b)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c)检测内容、检测项目、检测结论;

d)检测日期、报告完成日期及检测周期;

e)检测、审核和批准人员签名;

f)加盖检测机构检测专用章或检测机构公章。3.5.2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参见附录A。

3.5.3现场检测完成后,应对记录的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出具检测报告。

3.5.4检测报告应对所检测项目是否符合本标准及相应标准的规定作出明确的结论。

4检测内容

4.1建(构)筑物

4.1.1接闪器

4.1.1.1检查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包括直径、截面积、厚度)、与引下线的焊接工艺、防腐措施、保护措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