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项脊轩志读后感.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脊轩志》读后感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一篇记叙文,主要记述了他的书斋项脊轩的变迁和相关人事。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感作者对于书斋的深厚情感和对于往事的深沉怀念。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这句话描述了项脊轩的大小,仅仅只有一丈见方,但却足够容纳一个人的居住空间。这个描述不仅突出了项脊轩的狭小,也展示了作者归有光对于这个地方的深厚情感和特殊记忆。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这句话描述了项脊轩的采光情况,通过开辟四扇窗户和在庭院周围砌上矮墙来迎接南方的阳光,使得室内变得明亮。这个描述不仅展示了归有光对于室内环境的巧妙设计,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光的向往和利用。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这句话描述了项脊轩的老旧和破败,由于长时间无人居住和管理,尘土和泥水渗透,屋顶漏水,每每移动书案时都环顾四周无处可放。这个描述不仅突出了项脊轩的破旧和不堪,也展示了归有光对于这个地方的特殊情感和记忆。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这句话描述了归有光为项脊轩写志后的五年,他的妻子嫁到了他家。这个描述不仅展示了归有光对于这个地方的深厚情感和特殊记忆,也暗示了他对于家庭的重视和对于妻子的深情。

这些经典语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示了归有光对于项脊轩的深厚情感和特殊记忆。同时,这些语句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家庭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些思想情感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有着启示意义。

文章通过记叙项脊轩的变迁,展现了作者对于书斋的深厚情感。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也是他读书、写作的地方。在这里,他度过了许多宁静而充实的时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项脊轩经历了多次修缮和改建,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模样。作者通过对于项脊轩变迁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个曾经熟悉的地方的怀念和感慨。

文章通过回忆往事的叙述,展现了作者对于逝去亲人的深沉怀念。归有光在文中多次提及他的祖母、母亲、妻子等人,回忆起与她们在项脊轩中度过的美好时光。这些回忆充满了温馨和幸福,但也透露出作者对于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和缅怀之情。在回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柔软和温情,也可以感受到他对于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和追忆。

文章还通过对于项脊轩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向往。归有光在文中详细描述了项脊轩周围的景色,如庭院中的花木、鸟鸣等,这些都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宁静。作者通过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向往,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美好的追求。

《项脊轩志》是一篇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记叙文。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不仅了解了归有光对于书斋和亲人的深厚情感,也感受到了他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向往。同时,这篇文章也让我思考了自己对于生活和亲人的态度,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文档评论(0)

干中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