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1
其次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理学问体系
明高考趋向
考查内容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是近五年的高频考点。
材料设置
多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贴近生活的实例或自然科学成就、诗词古语等为背景考查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理解。
题型设计
江苏卷对本课的考查以选择题居多,以体现类设问为主。
考点一世界的物质性
[基本学问—理清晰]
1.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几种说法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原理内容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缘由
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从产生过程看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基本构成要素上看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依靠于物质
人的意识一起先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图示为:
2.把握——物质概念
(1)物质含义:物质是不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2)理论意义
澄清错误相识
1.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相识、改造自然须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顺应自然规律,认为人折服自然的观点是对自然界客观性的否定。
2.并非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物质现象,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现象都是物质现象。
3.物质是不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依靠于物质,但物质却不依靠于人的意识。因此,二者之间不是相互依靠、不行分割的关系。
基础巩固训练
1.物质是不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某一种详细的物质形态
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自然界中可以干脆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解析:选B客观实在是对详细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但不等于详细的物质形态,故A项错误;也不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故D项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2.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列宁说:“物质是标记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靠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对这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前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外延,后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内涵
B.前者认为物质是实物,后者认为物质是实在
C.前者认为物质是抽象的,后者认为物质是生动详细的
D.两者都揭示了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解析:选A恩格斯的观点说明白物质与物质形态的关系,物质是从千千万万的详细的物质形态中抽象概括而来的,详细物质形态都是物质的表现,从而揭示了物质的外延;列宁的观点指出了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与可知性,从内涵上揭示了物质的特点,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割裂了物质与详细的物质形态之间的共性与特性的关系;材料未涉及运动,D项不当选。
3.我国地质地貌困难,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难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②地质气候变更虽然困难但确定有内在规律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④听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A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客观环境,地质灾难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而重视防灾减灾体现了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防灾减灾要“科学”,说明防灾减灾要遵循和利用地质气候变更的规律性,①②正确;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防灾减灾不仅要敬重自然,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相识和利用规律,④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哲学思维—多强化]
理解到分析的升华
[热点]罗马前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曾说:“①(天主教)信仰并不反对生物进化论。”但又说:“②假如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③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干脆创建的。”
[分析]
①表明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证明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②体现了自然界的客观性。
③是违反世界物质性的神创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学问到实力的升级
1.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变更的。”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
A.看到了物质的详细形态是可以变更的
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详细形态的联系
C.把物质和物质的详细形态混为一谈
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解析:选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专版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单元末_增分主观题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doc
- 江苏专版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三文化发展历程专题十五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和19世纪以来的文.doc
- 江苏专版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西周的政治制度和.doc
- 江苏专版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一政治文明历程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第3讲.doc
- 江苏专版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八第二十九讲化学实验基础学案含解析.doc
- 江苏专版2024高考语文考前提分练提升练习14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含解析.docx
- 新高考地区专用2024高考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讲人口迁移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doc
- 新高考专版2024_2025年高一地理专题07农业的区位选择同步有效作业必修2.doc
- 新课标版2024_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第3课时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学案新.docx
- 新课标版2024_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第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最近下载
- 广州市-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水检查井标准图集.pdf
-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文言文考点整理(《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湖心亭看雪》).doc
- 2024年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各版本.docx
- 2024年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精编.docx VIP
- 2022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心理健康补充剂,全球前21强厂商排名及市场份额.pdf
- 华鑫证券-汽车行业智能驾驶系列研究(二):Robotaxi的商业模式前景展望-240919.pdf VIP
- 2021年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煤矿瓦斯检查作业)考试题库(完整版).docx
- 生物柴油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 1《长征胜利万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