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剪梅》读后感
李清照,这位南宋的女词人,用她独特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她的词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她细腻的情感,还可以看到她所处时代的风云变幻。而《一剪梅》更是她词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一剪梅》中的经典语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解读如下:“花自飘零水自流”描绘了一种无情的自然景象,花儿独自飘落,水流自顾地流淌,这其实是对人生无常、时光无情的感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表达的是相思之苦。词人深陷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中,同时也想到远方的亲人也在思念着她,这是一种心灵的交汇和共鸣。“此情无计可消除”意味着这种相思之情无法消除,无法摆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则描绘了相思之情在词人心中无法消散的情景,刚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却又在心头重新涌现。
这句诗展现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摆脱的离愁。同时,它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以及人类情感的复杂和深沉。
这首词开篇即写荷花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这些景象不仅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秋天的画面,还隐喻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这种形单影只的情境,更是加深了我们对词人孤独感受的理解。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词人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她期盼着远方的亲人能寄来书信,以慰藉她孤独的心灵。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却始终没有带来她期盼的消息。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在这寂静的夜晚,词人独自一人,望着明月,思绪万千。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这种无情的自然景象,更是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绪。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这种相思之情,不仅让词人自己备受煎熬,还让她想到了远方的亲人也同样在思念着她。这种情感的交织和碰撞,使得这首词更加深情动人。
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词人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排解自己的相思之情,但始终无法摆脱这种情感的纠缠。这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和无奈,使得这首词更加感人至深。
《一剪梅》这首词以其细腻的情感、生动的描绘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深深地打动了我。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李清照这位伟大的女词人,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亲情和爱情。同时,它也启示我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坚定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