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3学年镇江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04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悲剧是以悲感、悲情、悲壮为审美内核的文艺形态。中西方文明,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都体现为人
类追逐理想、探索真理、求证命运的实践与抗争。在每个成熟的人类文明背后,都有着该民族深沉的忧
患意识,深刻的理性思维和积极的自我反思,而这些正是悲剧精神的辩证内核。
西方从古希腊悲剧开始已经成熟并自成体系,无论是古希腊三大作家的命运悲剧,还是莎士比亚的性格
悲剧,及至奥尼尔的现代悲剧,不变的是反思人类困境的形而上哲思。正如布鲁克所说,没有任何可以
提供的普遍适用的悲剧理论,想找到一个适应各个时代悲剧的概念的确是很难的,开放是其显见的特征。
如此,有关中国悲剧的存无之辩不应纠结,虽然以西方悲剧标准衡量中国古典戏曲,确实缺少严格意义
上的经典悲剧样式,反而愈显其民族化特色。中国古代文论没有明确的“悲剧”说,却实实在在存有悲
剧意识和悲剧精神。从初民神话故事,到最后以词为基,元曲成了中国古代悲剧精神的最佳载体。
西方悲剧直率地暴露了矛盾冲突的不可解决,就像希腊神话中永不疲倦的推石者希绪弗斯荒诞命运。中
国悲剧结局不同于西方,也即常为人所诟病的“大团圆结局”,特别是结尾部分的和解冲突,圆融矛盾,
在情感上给人希望和安慰。对此,宋常立认为“不是从全剧的结尾部分来看悲剧结构的统一性,而是要
从高潮看统一性”。悲剧的审美特质在“团圆”前大局已定,所谓团圆不过是作者给观众一点精神慰藉
而已。西方悲剧主人公身份通常是身份显贵、地位显赫的“大人物”。在西方文化语境里的悲剧主人公,
常常是英雄的同义指代,一如埃斯库罗斯塑造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罗斯描绘的俄狄浦斯等。而中国古
代悲剧主人公身份通常是普通人物、地位低下的“小人物”,往往被强大的社会恶势力所迫害、毁灭,
对待命运的态度多为被动卷入、忍让含辱,服从传统道德。
中西文化价值理念渗透在悲剧意识中,形成截然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体现为中国悲剧对理想社会的忧
患,与西方悲剧对人类生存的焦虑。西方悲剧无论是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为代表),社
会悲剧(以易卜生《玩偶之家》为代表),哲学悲剧(如贝克特《等待戈多》),多关注生命本质的哲
学问题,如自由与必然、有限与永恒、人性与神性等形而上之思,折射出丰富而深刻的悲壮美学意涵,
而中国古典悲剧所展示的,基本多是社会悲剧,展示的多为个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亡国之音哀以思”
如《桃花扇》寄托贤明政治理想社会,悲剧风格体现的是中庸沉静之美。西方悲剧作家在触摸悲剧冲突
的成因、揭示人类命运之荒诞等悲剧影响,其理解和把握可能比中国作家更深刻与丰富,但在表现悲剧
精神内核方面中西方悲剧存在共性特点。
中西悲剧差异还在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在征服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强调探寻和辨识对象世界
的本质,这种思维使西方的悲剧具有突出的理性和思辨色彩。与之相反,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中国哲学,
注重个体的内视修为,重视集体的价值理念,通过体悟感知的方式把握世界,悲剧主客体对立达成消融
与谐和,追求中和之美的艺术境界。因此,即使如王国维看来“彻头彻尾悲剧”的《红楼梦》也近似佛
家的“去执”哲学理念。
(节选自段浩伟《中西悲剧差异及其文化探源》,有删改)
材料二:
在西方,悲剧从古希腊开始就是非常重要的文学样式,最早给悲剧下定义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悲剧
主人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后果严重的错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对
西方后世悲剧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与西方相比,中国悲剧起步较晚,元代元杂剧兴起之后才形成了真
正的戏剧。在中国文艺理论中,早期悲剧观念是从诗歌理论中“怨”的概念发展而来的。正如孔子在《论
语》中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经》“可以怨”的观点显现出的针对不
1
合理现实强烈的道德伦理批判意识可以视作中国文学悲剧精神的本质表述,对后来的文艺批评理论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悲剧一般反对喜剧结尾,认为这样会削弱悲剧所应有的崇高感,中国古典悲剧则经常以大团圆结局
结尾,正义得到伸张,邪恶势力得到应有的惩罚,而这常常被诟病为缺乏悲剧精神。正如王国维先生在
《(红楼梦》评论》中说到:“吾国人之精神,世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学年杭州市余杭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学年吉林榆树市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学年石家庄市赵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3月测评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眉山市洪雅县初三语文3月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学年陇南市康县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抽测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云南省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泰州市高三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3学年佛山市南海区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3学年吉林榆树市七年级语文下学期3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3学年石家庄市赵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3月测评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