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pdfVIP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照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

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中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

一、积累与运用(共38分)

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

善。

1.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作为开场白,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帮忙判断。(共6分)

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①(详祥)地,这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从古老的殷商古都安阳,到千年帝都洛阳;从闻名②(遐瑕)迩的

龙门石窟,到鬼斧神工的云台山;从惟妙惟肖的豫剧,到巧夺天工的汴绣。这些遗产【甲】

是河南的骄傲,【乙】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以这份炽热的情感与使命去守护这

些瑰宝,让它们在岁月长河中永恒流传。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2)语段中的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3)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两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因为所以B.不仅更C.如果就D.虽然但

2.默写杜牧的《赤壁》,用楷书正确、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在田字格内。(10分)

3.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豫剧的发展历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4

分)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在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等基础上,吸收

北曲弦索、秦腔等演唱艺术发展而成。明末清初,河南当地俗曲小

调借鉴融合秦腔等戏曲艺术表演形式和声腔唱调,经民间艺人表演

改良后形成豫剧。民国中后期,以樊粹庭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参与创

作,使豫剧走向专业规范,出现优秀演员和剧目。新中国成立后,

“河南梆子”正式更名为“豫剧”,大批职业剧团在国家的扶持下

传承创新,涌现出诸多精彩作品,传播范围扩大至台湾等地区。

4.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汴绣”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

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3分)

汴绣起源于北宋时期,它以精湛的针法、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生动地描绘出世

间万象。它的针法极为多样:,使图案平整顺滑;,营造出独特的质感

与光影效果;,能在同一块底料上绣出正反两面皆完美的图案。无论是娇艳的花

朵、灵动的飞鸟,还是庄严的人物、壮丽的山河,都能在绣娘们的巧手下栩栩如生地呈

现。

①双面绣更是令人称奇②平绣如行云流水③乱针绣则错落有致

5.右图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它采用的是成都金沙“四鸟绕日”

金饰图案。请你为大家介绍“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寓

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简明得体。4分)

6.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

补充完整。(8分)

在文化遗产的探寻之旅中,我们在诗词的海洋里遨游,体会古人的喜怒哀乐、家国情

怀。王绩于薄暮时分看到“树树皆秋色,①”(《野望》)的萧瑟秋景,不禁心生彷徨

孤独之感;崔颢极目远眺,看到“②,③”(《黄鹤楼》)的明丽之景,却因思乡

而愁绪满怀;杜甫移情于物,“④,⑤”(《春望》)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王维

出使途中,看到“⑥,⑦”(《使至塞上》)的边塞之景,尽显诗人的豁达情怀;郦

道元在春冬之时,看到“⑧,飞漱其间”(《三峡》)的美景,尽显高山流水之情态。

7.小组成员整理了下面关于“年俗”的三则材料,阅读后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贴春联是过年的活动之一,春联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节

来临时,家家户户在室内门上张贴对联

文档评论(0)

初中试题分享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