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四章神奇的透镜
第一节凸透镜与凹透镜
物理观念1.认识透镜的结构特点,认识透镜的主光轴、焦点、焦距、光心;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科学思维1.会通过对比方法对透镜进行分类。2.会画凸透镜和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重点难点
科学探究1.通过实验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2.会通过实验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对透镜的学习,形成应用知识服务生活和社会的意识。重点难点
游客在森林中随意丢弃的矿泉水瓶,在阳光的照射下引发火灾。思考:一个小小的矿泉水瓶怎么就引发了火灾呢?
观察照相机、教室内的实物投影仪、同学们戴的眼镜、监控摄像头等众多光学器械。思考:它们为什么能够成像,它们又是怎样成像的呢?
我国航天员在我们自己的空间站中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其中航天员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水球中加入一个气泡,结果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有一倒一正的两个像,这是怎么回事呢?
任务一、认识透镜面镜不透光、反射光;透镜透光、折射光。透镜能够透光,是使光发生折射的光学器件。观察:面镜(平面镜和球面镜)和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
任务一、认识透镜“薄透镜”中“薄”的含义: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直径,我们就称这种透镜为薄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讨论、思考并说出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结构上的不同。
任务二、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用激光笔显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任务二、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思考:凸透镜为什么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为什么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分析:三棱镜对一束光的折射现象,最终折射光线都要向三棱镜的底边偏折。而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看成是三棱镜的不同组合。进而我们可以用微分的方法把凸透镜和凹透镜看成许多棱镜的渐进式组合。
任务三、认识几个概念光心(O):透镜的中心。光轴(主光轴):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表面的直线。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的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是虚焦点。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根据光的可逆性,透镜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焦点(虚焦点)。
任务三、认识几个概念思考: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平行光聚焦法
任务四、掌握三条特殊光线观察和分析认识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光路图,从中发现这些光线有怎样的规律?
任务四、掌握三条特殊光线总结:平行过焦,过焦平行,过心不变。
透镜的几个基本概念透镜的分类凸透镜:会聚透镜凹透镜:发散透镜主光轴焦距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透镜光心焦点
1.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有,属于凹透镜的有。(均填序号)②③①④
B2.如图,表示对入射光线起会聚作用的图是()A.(a)图和(b)图B.(a)图、(b)图和(c)图C.只有(a)图D.(a)图、(b)图、(c)图和(d)图
C3.在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的焦距实验中,小明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出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为了找到焦点的位置,则()A.应将凸透镜向上平移,远离白纸B.应将凸透镜向下平移,靠近白纸C.应将凸透镜上下平移,直到白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D.无论将凸透镜怎样平移都无法使白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4.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解:
解:5.如图所示,一条入射光线过凹透镜光心,一条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将光路补画完整。
作业本作业完成《练习本》中对应练习。
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家大谢谢汇报人:
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新沪科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2.2.1 合并同类项.pptx
- 2025年新沪科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3.1 第1课时 方程.pptx
- 2025年新沪科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3.1 第2课时 等式的基本性质.pptx
- 2025年新沪科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3.2 第1课时 利用移项解1元1次方程.pptx
- 2025年新沪科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3.2 第2课时 利用去括号解1元1次方程.pptx
- 2025年新沪科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3.3 第1课时 等积变形和行程问题.pptx
- 2025年新沪科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3.3 第2课时 储蓄与销售问题.pptx
- 2025年新沪科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3.3 第3课时 比例与和、差、倍、分问题.pptx
- 2025年新沪科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3.4 第1课时 2元1次方程与2元1次方程组.pptx
- 2025年新沪科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3.4 第2课时 用代入法解2元1次方程组.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