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产业集聚与技术溢出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6500字】.docx

2025【产业集聚与技术溢出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6500字】.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集聚与技术溢出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目录

TOC\o1-2\h\u26844产业集聚与技术溢出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

277731.1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 1

132441.1.1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 1

51891.1.2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 2

25061.2关于技术溢出的研究 2

302241.2.1技术溢出效应的来源 2

215551.2.2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4

298501.3产业集聚与技术溢出的实证争议 5

143071.3.1产业集聚对技术溢出的正向效应 5

168281.3.2产业集聚对技术溢出的负效应或无效应 5

96051.4文献评述 5

16608参考文献 6

1.1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

1.1.1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现象,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特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复杂性和影响的广泛性使其成为经济学中的焦点话题,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马歇尔(1890)首次提出“集聚”的概念,指出规模经济和外部性是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1]。韦伯(1909)从企业成本的角度出发,认为产生最小运输成本的区位选址是企业集聚形成的原因之一[2]。相对于从区位理论对集聚的成因进行解释,波特(1990)创立了“钻石”模型,从竞争优势角度提出了“产业群”的概念[3]。科斯(1937)从交易费用理论角度切入,认为企业作为市场的替代物可以节约成本,并从侧面说明企业集聚会产生经济效益[4]。保罗·克鲁格曼(1991)借助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提出的“中心—外围”模型,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描述了集聚的形成机制[5]。

国内最初对集聚的研究从单一的产业集聚逐步过渡到对产业协同集聚的研究。为了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更多的企业选择相互合作,会促进集聚的形成(钱雪峰等,2007)[6]。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不同行业的协同集聚逐渐成为集聚的主流现象。江曼琦等(2014)认为投入产出关系是产业协同集聚的原因之一[7]。陈子真等(2018)认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受城市规模的影响[8],李红等(2018)也支持这一观点[9]。伍先福(2019)以广西为研究对象,指出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要素条件可以驱动产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提升[10]。也有学者从产业关联度(陈曦等,2018)、交易成本(陈晓峰,2016)、供需关系(赵景华等,2018)以及社会信任(周明生等,2020)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产业协同集聚的因素[11-14]。

1.1.2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

Baldwin等(2004)指出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区域之间的资本流动[15]。Marius等(2009)认为劳动力流动会影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6]。Wetwitoo等(2017)以日本区域集聚经济为例,调查了集聚对区域生产力的好处,认为本地化集聚会带来更高的生产率,并且土地与运输投资的协调可以通过集聚最大化区域生产力[17]。Calzadilla(2018)以西班牙的工业发展为研究对象,指出工业区的集聚经济为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工具,创造了经济增长机会[18]。

国内关于产业集聚经济效应的研究涉及城市化、生产率、产业结构升级等多个方面。产业集聚影响经济效应最主要的渠道就是它的外部性,集聚具有技术溢出效应,会通过市场外部性影响城市化(韩峰等,2014)[19]。产业协同集聚可以提高城市生产效率,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刘叶等,2016)[20]。从产业结构升级角度来看,协同集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王燕等;2019)[21]。邵朝对等(2019)利用中国2000-2007的微观数据对产业集聚和企业出口附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指出产业集聚可以作为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路径[22]。刘胜等(2020)也认为产业空间协同集聚可以推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23]。虽然产业集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但并不意味着集聚水平越高,对产业的发展越好。王瑞荣(2018)指出在产业协同集聚水平超过一定规模后不利于制造业升级[24]。

1.2关于技术溢出的研究

1.2.1技术溢出效应的来源

(1)国际贸易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Bertschek(1995)分析了进口和外国直接投资会通过增加国内竞争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25]。Blind等(2004)基于德国服务业数据分析了进口和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两者都对创新活动产生积极影响[26]。Damijan等(2010)以斯洛文尼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出口的创新效应,证明了出口通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2127123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关注原创力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