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针刀在骨伤科的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骨折移位骨错缝筋出槽力学状态改变软组织挤压、牵拉大量组织细胞坏死、渗出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缓激肽类、5-羟色胺等炎症因子释放炎症吸收、组织修复遗留损伤组织纤维瘢痕形成及与相邻组织粘连正常的力学动态平衡被破坏形成新的病理因素卡压血管、神经等影响功能急慢性损伤第55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经皮微形手术可松解骨纤维管卡压征。骨纤维管卡压征是一类常见病症,依骨一纤维管内被压迫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狭窄性腱鞘炎,和神经卡压症。第56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的理论。认为:软组织:包括人体除了唯一的硬组织(骨组织)之外所有的组织。(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的力学特征,其损伤的病理变化过程也有相同规律)(即还包括内脏)慢性软组织损伤:内涵:软组织受到各种损伤后;在治疗和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新的致病因素,导致新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的发生。外延:慢性软组织损伤是一种迁延难愈的慢性疾病,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疑难杂症。第23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软组织损伤的形式(10种):暴力性损伤、积累性损伤、情绪性损伤、疲劳性损伤、侵害性损伤、自重性损伤、手术性损伤、病损性损伤、环境性损伤、功能性损伤第24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动态平衡失调是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根本的第一位的病因。恢复人体动态平衡是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根本性治疗。造成人体动态平衡失调有三大病理因素,即粘连、疤痕、挛缩。慢性软组织损伤可造成人体多系统疾病。第25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关于骨质增生病因学的理论认为:人体内力平衡失调是骨质增生的根本原因。人体内力学表现有三种:拉应力、压应力、张应力。应力降低处,其生命活性就呆滞、减弱或萎缩。应力增高处,生命细胞受损伤,在人体代偿机制作用下,该部真正器官变性,变硬、钙化、骨化。针刀医学用针刀和特殊手法消除造成高应力的各种因素,使人体力学状态恢复平衡,从根本是治疗骨质增生疾病。第26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关于经络实质的理论。认为:经络是东方医学抽象思维的产物。神经反射系统、电生理系统、体液调节系统等综合效应的统一——人体信息反应系统。经络是这一系统的主要通道。第27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六大组成部分1、针刀医学的病理生理学。2、针刀医学的影象学。3、针刀医学的手法学。4、针刀医学的诊断学。5、针刀医学的治疗学。6、针刀医学的护理学。第28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四大特点

1、使开放手术变为闭合性手术。2、诊断细微,疗效快捷。3、使复杂变简单。4、使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症。第29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针刀的操作方法1定点:即确定病灶部位,不但要确定体表进针点,更重要的是确定病灶深部位置及解剖结构。2消毒:局部皮肤常规用2%碘酒、75%酒精消毒,铺洞巾。术者带手套。第30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局麻:是否应用局麻及局麻范围依具体情况而定。不用局麻法:多选用细的平口利刀,直接进针。进皮时有痛感。可根据深部敏感酸痛点寻找病灶。表浅局麻法:即在进针处用局麻药作一皮丘,以免进皮时疼痛。全层局麻法:即在皮肤及病灶处均行浸润麻醉。局麻药用选用0.5~1%普鲁卡因,过敏试验阳性者可用0.5~1%利多卡因。第31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进针:不同流派、不同器械进针方法有所不同,常用的有:(1)、加压分离进针法:用于平口利刀将刀口压在进针点上,使刀口与血管、神经、肌纤维平行。稍加压使进针点处形成一长形凹陷,深部神经、血管会被分离在刀刃两侧,当继续加压,感到一种坚硬感时,说明刀口下皮肤已被到接近骨质,稍一加压,即可穿过皮肤。此时进针点处凹陷基本消失,神经血管膨起在针体两侧而不致损伤。第32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指切押手进针法:左手拇指带手套或消毒指套,紧压在进针点,把血管神经推挤开,右手持利口针刀贴紧甲面刺入。(3)两部进针法:平口钝刀及钩刀、叉刀等不能直接刺入皮肤,须用三棱刀先刺开皮肤,其它器械再经皮孔深入,逐渐到达病灶。第33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针刀入路图1第34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针刀入路图2第35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针刀入路图3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