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想学肯学坚持学定能学好
文言文专题复习
一、了解文本特征近年来全国卷所选考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大多是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中的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品行和才能,赞扬人物的精神品质。这类体裁的作品在写作上有如下特点:
1.内容上传记一般有以下几部分内容:①人物的基本情况;②人物的主要事迹;③人物的性格、作风。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指人物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三种情况,多出现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体现在文本中,看是否有作者的直接评价,是否有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是否有表现作者褒贬感情倾向的言辞以及文中其他人的评价。具体到高考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文本而言,一般都包含下列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一、了解文本特征
2.形式上高考试题所选人物传记阅读文本篇幅较短,一般呈“纺锤形”结构,头尾细,中间粗。一、了解文本特征通常说来,人物传记文本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文段开篇一般先介绍主要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品行”等,后文写到的其他的人物都是为写这个主要人物作的陪衬。人物传记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一、了解文本特征3.语言上传记的语言通常凝练概括,兼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传主的评价或用“春秋笔法”,或用最概括的几个字词点到为止。这些特点告诉我们要细读文本,不放过一个字。
春秋笔法是孔子创造的描述写法,现多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委婉地表达作者的倾向,不直接表明态度,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人知道。也指一字置褒贬,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亦称“微言大义”。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由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春秋·鲁隐公元年》)这是讲郑庄公在鄢地打败了弟弟。郑庄公是郑国的国君,却不受母亲喜欢。其母武姜想让小儿子段当国君,郑庄公隐忍了二十年,终于消灭了弟弟。比如讲到“段”时,没有用共叔段的全称,也没有用弟字。这是因为弟弟没有弟弟的样子,不尊重兄长,所以直呼其名以示批评。春秋笔法:
近年来全国卷所选考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大多是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中的人物传记。2021选文变化:1.全国甲卷《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2.全国乙卷《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3.新高考1卷《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史书常见文体【P137】人物事件评论
一、了解文本特征二、掌握读文技能第一步:读文本,理清脉络,把握文章大意,整体感知人物、事件第二步:读题目,巧借选项,扫清阅读障碍
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一、文言实词【P140】文言实词1.多义实词(一词多义)2.古今异义词3.通假字4.偏义复词
突破点一多义实词(一词多义)“多义实词”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实词的推断技法
一、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内部语境:外部语境:
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③所举应法,得其罪辜(他揭发检举官员,都依法行事,被检举的人也是罪有应得)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应节”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释为“和着”“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告发、举报的符合法律应
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里的“人事”是什么?探究一下下文“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的事实和经验教训,即可理解为“人的作为”。
一、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内部语境外部语境语境代入推断法是最主要的推断方法。
齐武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称赞)(聪明)(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当堂过关1.解释画横线词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六国论教学课件PPT.pptx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登岳阳楼 (9)教学课件PPT.pptx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新城道中 (3)教学课件PPT.pptx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将进酒 (14)教学课件PPT.pptx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李凭箜篌引 (2)教学课件PPT.pptx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虞美人 (6)教学课件PPT.pptx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伶官传序 (4)教学课件PPT.pptx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项脊轩志 (4)教学课件PPT.pptx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 (3)教学课件PPT.pptx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六国论 (4)教学课件PPT.pptx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共党员 ,世界记忆大师教练、导师,世界青少年记忆锦标赛选手训练导师,高级全脑潜能开发师 ,从事教育工作8年以上,累计培训学员数万人;致力于普及推广将快速记忆、思维导图等方法、工具熟练应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各个文化学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