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b.凝胶电泳用淀粉凝胶、琼胶或聚丙烯酰胺等凝胶作为载体,则称为凝胶电泳。将凝胶装在玻管中,电泳后各组分在管中形成圆盘状,称为圆盘电泳;凝胶电泳的分辨率极高。例如,纸上电泳只能将血清分成五个组分,而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作的圆盘电泳可将血清分成25个组分。(1.4)区带电泳第94页,共1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4)区带电泳如果将凝胶铺在玻板上进行的电泳称为平板电泳。C.板上电泳第95页,共1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带电的介质通过多孔膜或半径为1~10nm的毛细管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渗。外加电解质对电渗速度影响显著,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加,电渗速度降低,甚至会改变电渗的方向。电渗方法有许多实际应用,如溶胶净化、海水淡化、泥炭和染料的干燥等。(2)电渗(electro-osmosis)第96页,共1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U型管1,2中盛电解质溶液,将电极5,6接通直流电后,可从有刻度的毛细管4中,准确地读出液面的变化。(2)电渗实验图中,3为多孔膜,可以用滤纸、玻璃或棉花等构成;也可以用氧化铝、碳酸钡、AgI等物质构成。如果多孔膜吸附阴离子,则介质带正电,通电时向阴极移动;反之,多孔膜吸附阳离子,带负电的介质向阳极移动。第97页,共1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含有离子的液体在加压或重力等外力的作用下,流经多孔膜或毛细管时会产生电势差。(3)流动电势(streamingpotential)这种因流动而产生的电势称为流动电势。第98页,共1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因为管壁会吸附某种离子,使固体表面带电,电荷从固体到液体有个分布梯度。在用泵输送原油或易燃化工原料时,要使管道接地或加入油溶性电解质,增加介质电导,防止流动电势可能引发的事故。(3)流动电势(streamingpotential)当外力迫使扩散层移动时,流动层与固体表面之间会产生电势差,当流速很快时,有时会产生电火花。第99页,共1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重力场的作用下,带电的分散相粒子,在分散介质中迅速沉降时,使底层与表面层的粒子浓度悬殊,从而产生电势差,这就是沉降电势。贮油罐中的油内常会有水滴,水滴的沉降会形成很高的电势差,有时会引发事故。通常在油中加入有机电解质,增加介质电导,降低沉降电势。(4)沉降电势(sedimentationpotential)第100页,共1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当固体与液体接触时,可以是固体从溶液中选择性吸附某种离子,也可以是固体分子本身发生电离作用而使离子进入溶液,以致使固液两相分别带有不同符号的电荷,在界面上形成了双电层的结构。对于双电层的具体结构,一百多年来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最早于1879年Helmholz提出平板型模型;3.双电层(doublelayer)1910年Gouy和1913年Chapman修正了平板型模型,提出了扩散双电层模型;后来Stern又提出了Stern模型。第101页,共1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平板型模型亥姆霍兹认为固体的表面电荷与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即反离子)构成平行的两层,如同一个平板电容器。整个双电层厚度为?0。固体表面与液体内部的总的电位差即等于热力学电势?0,在双电层内,热力学电势呈直线下降。在电场作用下,带电质点和溶液中的反离子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这模型过于简单,由于离子热运动,不可能形成平板电容器。第102页,共1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扩散双电层模型Gouy和Chapman认为,由于正、负离子静电吸引
和热运动两种效应的结果,溶液中的反离子只有一部
分紧密地排在固体表面附近,相距约一、二个离子厚
度称为紧密层;另一部分离子按一定的浓度梯度扩散到本体溶液中,离子的分布可用玻兹曼公式表示,称为扩散层。双电层由紧密层和扩散层构成。移动的切动面为AB面。第103页,共1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Stern模型Stern对扩散双电层模型作进一步修正。他认为吸附在固体表面的紧密层约有一、二个分子层的厚度,后被称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灭菌方法与生物指示剂 (2).ppt
- 能量代谢和体温 (2).ppt
- 汽车构造与维修.ppt
- 颈肩腰腿痛穴位讲解图 (2).ppt
- 简历制作指导.ppt
- 直肠癌MRI入门口诀.ppt
- 节能降耗培训课件课件.ppt
- 肿瘤的血管生成.ppt
- 诗歌鉴赏之赠友送别诗鉴赏.ppt
- 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ppt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高教社2024年8月版课件全套合集(包括绪论总共11章PPT课件).pdf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高教2024版课件-第三章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pptx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高教社2024年8月版教材讲义-第四章 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docx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高教2024版课件-第九章筑牢其他各领域国家安全屏障-.pptx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高教2024版课件-第一章完全准确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pptx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高教社2024年8月版-导论课件.pptx
- (已瘦身)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高教社2024年8月版课件全套合集(包括绪论总共11章PPT课件).pptx
- 市直单位党员干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上年度查摆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自我批评意见.docx
- 某中学委员会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材料.docx
- 经验交流发言材料:“五向发力”建强堡垒 集聚高质量发展动能.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