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2025北京高考卷满分作文素材
2025北京高考卷满分作文篇1
在大屏智能手机、APP、4G移动网络所驱动的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
我们的生活被打成了一块块碎片。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学习也被碎片化了。我们大多数时间
不会拿着一本书苦读,而大多是拿着手机粗略地泛读一篇篇****可信度存疑的短
篇文字。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形呢?
这是由于知识碎片化,信息不系统引起的。何为碎片化?比如以前的活动界
限分明现在就可以彼此穿插融合,这就是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与过去的老式学习方法存在差异的是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了,过
去看着书的你现在可能在地铁三站路的时间里就听完了一本书。
变化的还有信息量,之前就说过了,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虽然人
们都阅读了朋友圈的“权威”文字,但我们有没有仔细想想,这些东西读了有什
么帮助?对于阅读,现在的人都倾向于标题党。我们读一篇篇新闻时,只会这篇
读完了继续下一篇,不会仔细地遐想。况且大多数人喜欢点进那些标题奇特的文
字,就会构成一个本来是学习后来变成逃避的现象。
现在的信息不同以往,它们从被搜索转换成了主动推送,这样人们获取信息
就转主动成为了被动。而且在你做事时,身旁的手机“嘟”地一声,如果你没有
自制力,可能就会停下来去看手机,而看手机却也是粗略地泛读,既耽搁了你原
本手头的事情,又没有获取什么新的知识,这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科学家验证表明,学习时应采用721原则。何为721原则?10%学习新的知识,
20%与好友交流或查阅文献,70%复习理解并构成框架。也就是说我们平常网络阅
读应该先挑选所好,理解透彻,再在有社会热点的时候用自己的信息与其直接联
系,这就是构成框架,框架越搭越牢,信息储备越来越多,这样长期储备就会达
到与读书同样的效果。
知识碎片化有利有弊,我们应该趋利避害。我们要规划时间,加强自身时间
管理能力,提高求证意识和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归门别类,深度思考。做到以上
的所有点,我们就可以将碎片化学习中的所有碎片化知识做到零存整取。
2022北京高考卷满分作文篇2
读书是一件乐事,也是一件苦差事。如果是小人书,则雅俗共赏了。鲜艳的
插图,引人入胜的故事,小时候经常看的连环画是极有趣味的。如果是厚厚的艰
深的书,则不然。定力不足的人看这些书,是要打瞌睡打哈欠的。偶尔翻开看看,
也会获得智慧。也是没事做做消遣。看这些书是要耐心也要花掉很多时间的。
如果有人喜欢看书,那想当然,有人就喜欢藏书,这是他的爱好。有的甚至
达到奇异的境界。买来书,装裱起来,放入书橱。看也不看。就像一件收藏品一
般,由主人爱护起来。甚至不能染尘。然而如果是顽劣的小孩,喜欢打架。人来
疯。则一般把书随地乱扔。
读书是有方法的,有的人浅尝辄止。完全未钻到书中去。不能理解其意思。
浅浮着看,就不能理解书中的深意。往往在平白朴实的言语下,会有波澜壮阔,
含义深刻的意境。会有大气磅礴,会有心酸与泪水,会有真诚,会有伟大。所以
读书是不能一曝十寒,浅尝辄止的。书不是简单的工具。读书是有选择的,我们
不应该只看虚华肤浅的书,那是耽误我们的时间,浪费我们的岁月,而得不到半
点真正意义上的作用与好处。所以没有意义的书,是完全不能带来帮助和启迪的。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关于读书的态度,尤其是做学问的态度,历来有这么一说,有三种境界。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