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希望学-高中语文知识手册.docx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知识手册

高中语文

每天进步一点点

目录

CONTENTS

第一部分高中语文知识图谱2

第二部分高考万能答题模板8

第三部分高考作文人物素材28

第四部分高考作文主题点睛句36

高中语文知识图谱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高中语文知识图谱

3

高中

高中/语文

4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高中语文知识图谱

5

高中

高中/语文

6

高考万能答题模板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高考万能答题模板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非连续性文本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策略

1.留意材料出处,明确核心对象

2.迅速浏览文章,梳理材料层次

①围绕核心对象,文章常常会谈及它的概念、内涵、作用、实例、产生背景、原因、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困难、解决方案等,熟悉这些常见角度,可以迅速地理清材料层次。

②在阅读时,要注意精读、略读和跳读结合。每段的首尾句、关联词和分号等层次标志、提示类别或角度的词句,需要精读勾画。例子可以略读。具体年份、数字、修辞手法可以跳读。

3.如果材料中有图表,则注意:①读准标题,明确对象;②读清图例,避免混淆;③读懂注释,了解细节;④读出数据,尤其注意增减变化、拐点、最大值、最小值等特殊数据。

二、信息比对题的答题策

二、信息比对题的答题策略

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时,可以分句中词语、句间关系、推测逻辑三个层次进行。

1.比对句中词语

首先要检查选项中涉及到的词语,尤其是:

①检查陌生概念、易混概念、指代词(如“这”“它”)等,看是否存在对应错误。

②检查表示时间的“曾经”“正在”“最近”“即将”等,看是否存在时间错误。

③检查表示范围的“全”“都”“最”“只”“仅仅”“光”等,表示程度的“最”“太”“非常”“稍微”“有点儿”等,表示肯定或推测的“一定”“必须”“或许”“可能”等,看是否存在范围错误。

2.比对句间关系

接着检查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看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要梳理每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看每个分句的意思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要注意是否存在因果错误。

3.检验推测逻辑

如果选项以推论形式呈现(即结论本身不能直接从原文找到),那么要分析①推论的原因或条件在文中是否有依据;②推论的逻辑是否成立;③结论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4.信息比对题常见设错方式

9

高中

高中/语文

三、主观题的答题策

三、主观题的答题策略

1.仔细审题,确定答题目标

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观题,主要包括原因概括、作用概括、措施概括、比较分析等。在下笔之前,要明确概括的对象或比较的目标。

2.确定答题范围

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观题,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涉及多则材料的多个段落。要分析各则材料的内在逻辑,确认符合要求的段落。如果材料中有图表,不要遗漏图表信息。

3.以句为单位勾画信息

4.归纳概括、组织答案

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原文中的关联词、分号等,理清信息的层次逻辑;要注意合并同类信息、罗列不同信息;要注意提炼信息的上位概念,避免冗长含混;同类要点在分条作答时,句式结构尽可能保持一致。

10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高考万能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

一、意象题

【提问方式】①诗歌中……意象有什么特点?象征了什么品格?②诗人为什么要写……意象?

【答案形式】①诗人描绘出该意象……的特点;②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或品格)

【解题思路】

①结合诗句,指出意象的特征。

②指出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高考真题】

1.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

(2020年全国III卷《苦笋》)

(2020年北京卷《寄东鲁二稚子》)

二、意境题

【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形式】①这首诗通过……等意象(列举意象);②构成了一幅……的画面(描述画面);③营造了……的氛围(概括氛围)。

【解题思路】

①列举诗歌中的意象;

②根据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歌的画面;

③点明景物营造出的氛围特点,通常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

【高考真题】

1.“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