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七下生物学知识点大全-【备课帮手】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精优课件(济南版).docx

七下生物学知识点大全-【备课帮手】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精优课件(济南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三大营养物质:

营养素种类

需求量

种类

组成

功能

共同功能

糖类

最多,称为:三大营养素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

都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结构,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脂肪

动物脂肪,植物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

储备能源的物质

蛋白质

氨基酸

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等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七大营养素: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第七大营养素)

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皮肤干燥、脱屑、夜盲症、干眼症等

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生长缓慢

稻、麦谷物的种皮里,即糙米或全谷类面包牛肉、肾脏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鲜的水果蔬菜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鱼肝油、肝脏、蛋类

无机盐缺乏症:

无机盐

缺乏时症状

食物来源

儿童:佝偻病中老年:骨质疏松

虾、蛋黄、牛奶等

贫血

黑木耳、豆类、粗粮等

成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幼年:呆小症

海带、紫菜、碘盐等

ChaptersAndSections: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消化腺

腺体

分泌的消化液

消化液的作用(根据食物的消化理解,不记忆)

流入

唾液腺

唾液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食物中的少量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口腔

胃腺

胃液

胃液呈酸性,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

肝脏

胆汁

不含消化酶,但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利于脂肪的消化。

小肠

胰腺

胰液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将食物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

小肠

肠腺

肠液

小肠

最大的消化腺:肝脏最膨大的消化器官:胃

最长的消化道: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

六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能直接被吸收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

需要被消化才能吸收的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课本实验:(理解,不用背诵)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原理:在试管中,模仿口腔对食物的消化(模拟口腔环境),将唾液设置为变量,来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

口腔中发生的食物消化和环境:

物理性消化:牙齿咀嚼,舌头搅拌

化学性消化: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

口腔的温度环境:37°(唾液酶最适温度)

实验变量及实验设计:

牙齿咀嚼→馒头碎屑和馒头块

舌头搅拌→搅拌的有无

唾液→2ml唾液和2ml清水

验证淀粉被分解的方法:加入碘液,若馒头不变蓝,则证明淀粉被消化。

观察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实验原理:向植物油中加入胆汁,观察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实验现象:加入胆汁后,澄清的食用油变浑浊。

食物的消化(记忆)

消化的概念: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

消化的过程

消化的部位

消化顺序:淀粉→蛋白质→脂肪

其中:除脂肪被胆汁乳化为脂肪微粒是物理性消化,其余全是化学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和物理性消化的区别:化学性消化在消化液的参与下发生了营养物质的分解,物理性消化营养物质不发生分解,只是大小形态的变化。

消化后的吸收(记忆)

吸收的概念: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

记忆方法(吸收特点)

胃,小肠,大肠都可以吸收水和无机盐,其中小肠吸收最多。

小肠负责吸收三大营养物质消化的最终产物。

维生素在小肠和大肠处完成吸收。

小肠适应于吸收的结构特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小肠的结构

结构特点

1.毛细血管

2.小肠绒毛

3.肠腺

1.小肠长度很长(5-7米)2.小肠内具有多种消化液。

3.小肠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的面积。

4.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小肠绒毛中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使得小肠吸收快速。

吸收的结果

营养物质被吸收入毛细血管,进入循环系统,最终运往全身。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为什么说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

肺泡数量多,表面积大。

2、肺泡外面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气压,气体体积与气压的关系(理解)

气体流动方向

气体由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

体积和气压关系

体积越大,气压越低。体积越小,气压越高。

以生物模型掌握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原理

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

(胸廓是骨,必须在呼吸肌的牵引下才能运动)

状态

呼气

吸气

呼气

吸气

呼吸肌

肋间肌舒张

肋间肌收缩

膈肌舒张

膈肌收缩

胸廓

变小

变大

变小

变大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第一二章重要图示

1.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23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