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3
《师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师说》是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尊师重道的论文,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有力批判士大夫的愚顽可笑。虽然属于自读课文,但本文的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比较典型,并且作为了高考背诵篇目,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可以等闲视之。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有了初中和高中必修一、二、三的积累,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完成了自主学习的预习案。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划分段落层次,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的文言朗读;鉴赏分析本文说理方式和方法。(自学讨论)
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质疑讨论)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聪颖好学。一次,一鲁国大夫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为喻,说老师的围墙高数十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孔子比作太阳和月亮,说他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可见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然而,魏晋以后门阀制度盛行,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耻学于师。这种不良风气一直沿袭唐代。在此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率先站出来猛烈地批判这种陋习,于是就出现了关于从师之道的千古佳作《师说》。
二、作者简介
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韩潮苏海
①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②“古文运动”是一次文学革新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主将。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③“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
三、整体感知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全文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
2、共同研习课文内容
(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在研讨的过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明确】从文章最后一段可知,这篇文章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文章?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能行古道
【问题三】第5段中说“余嘉其能行古道”,“古道”指的是什么呢?课文体现在哪里?
【明确】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文章的一二段谈论了从师之道。
四、研读文本;
(一)研读第一段
1、重要字词提问并释义:
2、翻译重点句子:
①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段落内容提问:
【问题一】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明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问题二】阐述人们需要从师学习的原因?
【明确】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问题三】作者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课堂小结: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第二课时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原因之一是: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那么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韩愈批判这种风气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段。
(二)研读第二段
1、重要字词提问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 数字医疗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 110kV变电站预试定检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doc VIP
- 2025年21年一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题 .pdf VIP
- 2024年南昌工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word版.docx VIP
- 非煤矿山露天采石场主要风险分级表.pdf VIP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pptx
- 防治责任范围矢量化操作流程.docx
- 2025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重点中学高三5月模拟(一模)考试数学试题 .pdf VIP
- 湘少版-英语-四下-Unit1_单元测试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