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考点】38: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重点了解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主张。
【解答】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的正统思想,故A项错误;
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
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C项正确;
儒者称颂“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是希望统治者实现仁政、德治,实现儒学的治国理念,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本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的识记理解能力。要求对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客观评价儒家思想。
2.(3分)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考点】1J: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地方吏治,了解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中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解答】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和矛盾,故B项错误;
“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后来帝王采用的是维护官吏清廉的观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
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注意掌握古代中央集权措施中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3.(3分)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考点】29: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影响。
【解答】坊市制度瓦解只体现出商品交换场所的变化,而不能作为促进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
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国内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B项错误;
农业技术进步会推动农业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商品经济发展,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C项正确;
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多为官府控制的朝贡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不是促进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影响的理解。
4.(3分)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考点】2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考查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跨区域贸易繁荣),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从“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可知明成祖定都北京目的是促进国家统一,A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不是客观影响,故A项错误。
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而促进跨区域贸易繁荣不是明成祖的主观想法,属于定都北京带来的客观影响,故B项正确。
商帮是明清时期形成的,没有因定都北京而发展受到限制,故C项错误。
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的改变是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形成的,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总特点:封建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但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2)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商业空前繁荣;
(4)对外贸易实行闭关政策。
2、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发展:具体特点:①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加强,并形成农业专业生产区域。(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③农业生产商品化﹣生产区域化(棉花、烟草、花卉).表现:①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引入﹣玉米和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年高考历史试卷(天津)(空白卷).pdf
- 2021年高考历史试卷(浙江)(1月)(解析卷).pdf
- 2021年高考历史试卷(浙江)(1月)(空白卷).pdf
- 2021年高考历史试卷(浙江)(6月)(空白卷).pdf
- 2021年高考历史试卷(重庆)(解析卷).pdf
- 2021年高考历史试卷(重庆)(空白卷).pdf
- 2020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pdf
- 2020年高考历史试卷(海南)(解析卷).pdf
- 2020年高考历史试卷(海南)(空白卷).pdf
- 2020年高考历史试卷(江苏)(空白卷) .pdf
- 2024年陕西咸阳亨通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供电服务业务部直聘用工招聘1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四川雅茶贸易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和考察聘用人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中国烟草总公司辽宁省公司公开招聘拟录用人员(16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江苏连云港中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毕节]2025年贵州毕节市引进人才64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度中国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福建省厦门盐业有限责任公司春季人才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绿能有限公司职业经理人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 2024年安徽滁州郊源阳光电力维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1人(第一批次)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