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东省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新人教版.docxVIP

山东省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新人教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课时规范练3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选择题

1.(2024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5)春秋后期,自由讲学蓬勃兴起。在齐国,国君还筑有宏大的稷下学宫,容纳数百千人,专供各派学者到此“不治而争论”。当时的自由讲学()

A.均主见社会转型 B.得到了各诸侯国的支持

C.否定了传统观念 D.推动了文化教化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春秋后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各派思想论争,并不全都主见社会转型,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齐国设置稷下学宫容纳学者自由讲学,说明齐国对自由讲学的支持,但不能体现各诸侯国均支持自由讲学,故B项错误;春秋后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各派思想论争,并不全都否定传统观念,故C项错误;春秋后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各派思想论争,推动了文化教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

2.(2024河南中原名校第三次质量考评,2)《论语·先进篇》中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冉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这反映出孔子()

A.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 B.强调民本为治国之本

C.对弟子教化存在缺陷 D.具有—定的爱民精神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孔子反对他的学生冉求帮助富人搜刮民众财宝,并没有对统治者提出仁政的要求,故A项错误;材料是孔子对其学生的指责,没有要求统治者以民为本,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冉求的行为是孔子教化缺陷导致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孔子反对他的学生冉求帮助富人搜刮民众财宝,这反映出孔子关切民众疾苦,具有肯定的爱民精神,故D项正确。

3.(2024广东揭阳期末,24)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的论述,说明()

A.孟子强调臣子必需肯定听从君主

B.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当是相互敬重的

C.孟子认为臣子应当敬重和劝谏君主

D.君主地位尊贵,臣子只有听从的义务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可知孟子并不主见臣子肯定听从君主,故A项错误;由材料“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及“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可知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当是相互敬重的,君主不爱惜臣子,臣子也可以不拥护君主,故B项正确;材料中“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体现了孟子认为臣子应当劝谏君主,但在君主不听的状况下臣子可以投奔他主,因而孟子并不认为臣子应当始终敬重君主,故C项错误;D项明显不符合材料“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故错误。

4.(2024辽宁沈阳一模,1)《荀子·儒效》中勾画了一条匹夫登庸的道路,即“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这条道路()

A.为官僚政治实现供应途径 B.为君主专制奠定理论基础

C.认为治国应实行礼法并施 D.是对孔子正名思想的继承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荀子主见通过学习而入仕,进而变更命运,这就为官僚政治的实现供应了途径,A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无法体现为建立君主专制奠定理论基础,B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礼法并施”,C项错误;孔子正名思想说明要遵从礼法,使名副其实,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

5.(2024河北衡水一中分科综合考试,2)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道”,根本无力解决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斗争连绵起伏的现实问题,其“三代”说教被普遍认为“迂阔而不懂世事”。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先秦儒学()

A.意图复辟西周贵族政治 B.努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未能顺应当时政治须要 D.推崇上古贤君治世之道

答案C

解析“先王之道”是儒家所津津乐道的,不等于儒家主见复辟西周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儒家的“先王之道”和“三代”说教主要是就社会的政治构想而言的,不属于社会道德水平方面,故B项错误;题干认为“先王之道”无力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三代”说教是“迂阔而不懂世事”,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提倡的“先王之道”和“三代”说教不适合当时的社会局势,即其主见没有能够顺应当时政治须要,故C项正确;题干中有学者指出“先王之道”无力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三代”说教是“迂阔而不懂世事”,可见该学者对这一时期儒家的主见持否定看法,故D项错误。

6.(2024北京昌平期末,1)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提出了治国思想。下列选项属于道家提出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C.“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若此则天下治”

D.“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答案B

解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属于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属于道家思想,故B项正确;“若使天下兼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6****72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