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桃花源记》教案及练习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安排: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ò)屋舍然(yǎn)阡陌交通(qiān)
黄发垂(tiáo)便要还家(yāo)土地平旷(kuàng)
刘子(jì)诣太守(yì)间隔(jiàn)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译课文。
二、新课学习:
(一)背景: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的名作《》。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通理课文,了解重点的意思。
1、自由朗读课文。
2、学生讲述故事内容,以便重点的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
3、第一段:
1)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同桌互译。
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穷:穷尽。
2)括第一段内容:
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4、第二段:
1)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同桌互译。
尽:走到尽头。
舍:放弃,离开。
豁然:开阔或通达。这里有“一下子”的意思。
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阡陌:指田间的小路。
交通:交错相通。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2)括第二段的内容:
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见所闻: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5、第三段:
1)学生根据注释译,同桌互译,教师辅导。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间隔:断绝了往来。
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告: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2)括本段内容:
3段从渔人与桃花源中的人的谈话和交往,写出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6、第四段:
1)学生根据注释译,同桌互译,教师辅导。
既:已经。
扶:沿着,顺着。
向:原来的。
志1:做标记。
志2:做的标记。
诣:拜见。
如此:像这样。
遣:派。
2)括本段内容:
故事的结局:写渔人出山后告知太守,再寻桃源,却找不到。
7、第五段:
1)学生根据注释译,同桌互译,教师辅导。
欣然:高兴地。
规往:打算前去。规,计划。
果:实现。
寻:不久。
问津:访求寻找。津,渡口。
2)括本段内容
故事的尾声:补写刘子想寻找桃花源未果。
(四)内容分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