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走向海洋纪录片观后感.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向海洋纪录片观后感

1

近期,一部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以海一样胸襟、海一样的视野、海一样的激荡,用文化的尺度、宽广的视角,告诉世界,告诉我们,告诉子孙,中华民族曾经的海洋文明和历史征程……在大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中,我们看到了郑和船队遗落在南中国海的瓷器碎片,看到了祖先开疆拓土打下的领海界柱,随着情节的推进,我们有了别开生面的发现和充满敬畏的仰望。

早于西方四百多年,1403年中国就有了“宝船”,有了干船坞,那个时候的福建泉州就有了世界上的第一大港;1405年,一支庞大的船队出发,一共有船317条,配置了医生317个,一万多名士兵,这是当时世界上没有对手的“水师”;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军,短短3年时间,中国海军位居世界第七、亚洲第一……

不能说是中国人第一个认识了海洋,但也决不能说中国人是最后一个走近海洋,更不能动辄就说中国古人没有认识海洋,说我们的先贤只知道黄河,如果汉武帝不认识海洋,他不可能给我们创下当时西至里海、南至南海的广大疆域。在我们的先贤仁人、革命领袖中,许多人都把目光投向那片蓝色海洋。当然,我们决不否认,由于各种局限和自然原因,我们曾错待海洋,为后人造成或轻或重的灾难,但是后人一定要以海洋的胸怀正确评价我们的历史,评价中华民族在走向海洋中的伟大历史功绩。一个正确的历史观,一个客观的文化视角,是我们再次走向海洋的理论锚地和思想海港。

我们从没忘记苦难,忘记一百多年前来自海上的劫难:甲午海战。当一个民族面对海洋的目光,被封建帝王的贪婪私欲锁定在昆明湖上,当朝野上下都把一个老人的大寿当成头等大事操办时,旧中国的大厦已在陆地下沉,那个曾经亚洲第一舰队的沉没也已成必然。这个时候应当的,不只是一个民族的海洋观。那个叫马嘎尔尼的外交官说得好,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烂不堪的旧船。我很欣赏这句话,它很形象地道出了中国在某些历史时期的面貌。是的,中国人民苦难最深、中华民族灾难最重的一百年,正是没有好舵手的一百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道路改变了,中国的航道改变了,中国改变了,国家富强,人民有尊严地站立在东方……这是《走向海洋》为我们描绘的万千气象。

在娱乐充斥我们的文化阵地,挑战着历史底线、道德底线,挑战着一个民族的信仰时,我们期盼有思想、有文化、有艺术含量的作品出现。在创作政论性纪录片方面,军队文艺工作者有着很好的传统,这是对使命的担当。而在海洋历史文化这一领域,海军文艺工作者曾创造了许多好作品。让人兴奋的是,这次他们对海洋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

八集电视纪录片,他们只用了一集来讲述海军建设,我没觉得少,反而觉得很恰当。我特别喜欢这一集的名字,《云帆初扬》,不温不火,不疾不徐,这是个画面感很强的名字:一支舰队,带着自信,带着尊严,带着国家使命,带着和平的愿望去迎接东方的日出,去迎接随时可能到来的风浪;云帆下,我们看到年轻舵手们远望的目光,也看到水手们那刚毅的面庞。这是在写海军吗?不,是在写军队。这是在写军队吗?不,这是在写我们的祖国——这是文化的表述,思想的表述,艺术的表述,她充满力量。

这确实是一个不一样的《走向海洋》。她有《长风破浪》,正是先辈的艰苦创业与坚守,铺就中华民族重返世界舞台的基石;她有《走向大海》,“面朝大海,春潮激荡”,当古老的国门再一次轻轻打开的那一刻,这个伟大的民族走向了蔚蓝,整个世界正迎面走来——而我最喜欢的,还是《经略海洋》,我们将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不过究竟何为经略,如何经略?也许我们没有很多,但是我们有经历,有经略土地的经历,黑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现在,又有了蔚蓝色!

相信我们一定会经略好这片海洋,因为我们有几千年辉煌的历史,我们有过近百年的悲怆。中国不仅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陆地疆土的国家,还是拥有300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的海洋大国。随着我国海洋科技的发展,我们对远海大洋的探索将更加积极踊跃;随着中国海军的发展,这支队伍将担起捍卫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未来的世纪就是海的世纪,未来的人类就是与海和谐共生的人类——在苍茫的大海上,将继续留下我们的光荣与梦想!

观后感2

区别于过去看过的其他海洋作品,《走向海洋》没有带我们去观览海洋生态奇观,而是在典籍的阅览中,引领人们沿着历史走廊,从地理发现、文化心理、经济生存的角度,诠释中华民族与海洋的关系,步步深入地把我们带向战略高地,提供了历史厚重、角度新颖、观点鲜明的海洋观。片子一开始就从地理位置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古代东西方人截然不同的文明特质,从历史深处一步步给我们捋过来,中华民族海洋观念的转变进程,说“漫漫绵长的三千余年间,在华夏腹地这个巨大的摇篮里,中华儿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从容不迫地生长繁衍”,他们“把海洋当作底色”。但这并不是古代中国的全部,关注度

文档评论(0)

野兔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建筑工程资料库

认证主体璧山区千度网络服务部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500120MAABT12C7H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