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题型5 区域比较类非选择题题型专项练考前强化练2025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复习地理H.pdf

题型5 区域比较类非选择题题型专项练考前强化练2025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复习地理H.pdf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

GAOKAOZONGFUXIYOUHUASHEJI

题型五区域比较类

1.(2024·湖南雅礼中学二模)(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三文鱼为冷水性鱼类,适生水温10—18℃,原产于北半球中高纬

度海区,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青睐。“黄海冷水团”是指黄海中部深

水区中下层、温度低于周边水体的大团冷水,受季节变化、水体密度与海

底低地等因素影响,它只在夏半年存在且于夏季最盛,水温在垂直方向由表

层高于23℃向下层降至低于6℃。图1示意黄海冷水团分布。

1234

材料二2018年,中国首座自主研制的大型深海智能养殖装备“深蓝1号”

——全潜式网箱在“黄海冷水团”水域投入使用,具有潜水深度可调节、网

箱容积大、饲料智能投喂、可按订单分批次分规格捕捞等突出特点,标志

着中国海洋渔业由近浅海走向了远深海,赋能中国粮食安全。图2示意“深

蓝1号”。

1234图1图2

(1)描述黄海冷水团的形成过程。

(2)指出4月至8月“深蓝1号”潜水深度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3)从海洋空间资源角度,比较远深海养殖相较于近浅海养殖的优势。

答案(1)冬半年,海水整体水温低,冷水密度相对大,向地势较低的黄海中部

流动,汇聚/累积了大量低温海水;夏半年,上层海水升温幅度较底层大,垂直

温差大,对流相对弱;海盆地形相对低洼封闭,冷水团不易扩散。

(2)趋势:潜水深度增大。理由:三文鱼适生水温为10—18℃;4—8月,黄海水

温呈上升趋势,满足温度条件的水层对应深度呈增大趋势。

(3)相较于近浅海,远深海海洋空间资源丰富,水深和水域面积更大,可发展

更大规模的立体养殖;海洋环境容量更大,自净能力更强,相比近浅海养殖

污染影响小,可增大养殖强度和规模。

1234

解析第(1)题,该地冬半年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黄海海水温度较低,形成大

团冷海水;黄海海底地形为中间较凹的洼地,冷海水下沉,冬半年在海洋深

层聚集了大量冷海水;在夏季,深层海水增温慢,表层水温高,对流相对弱;冷

水团密度大,相对稳定,海底洼地较封闭,与周边水域海水交换较少,在夏季

尤为明显。

第(2)题,三文鱼为冷水鱼,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0—18℃;4—8月,太阳直射点

向北移动,黄海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黄海水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适宜三

文鱼生长的海水的深度不断增加,所以4月至8月“深蓝1号”潜水深度呈增

大趋势。

1234

第(3)题,近海浅水网箱养殖易引起水质恶化、环境污染、鱼类品质下降。

远深海可用于养殖的海域面积广阔,海洋空间资源丰富,全潜式深海养殖拓

宽海洋养殖空间,拓宽冷水鱼类生产渠道;远深海的海水自净能力较强,水

质好,鱼类品质好。

1234

2.(2024·广东肇庆二模)(12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三江平原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

花江交汇处,属地堑式盆地发育形成的

冲—洪积平原。自中生代以来,受地质

作用影响,三江平原形成巨厚松散沉积

层,且表层土壤具有“西砂、东黏”的分

布特征。近年来,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

积不断扩大,地下水资源西部地区基本

保持平衡,东部地区水位下降明显。下

图示意三江平原区域概况。

1234

(1)从内、外力角度,说明三江平原巨厚沉积层的形成过程。

(2)根据水循环原理,推测三江平原东、西部地下水位差异变化的原因。

答案(1)受地壳运动的影响,三江平原地区断裂下沉,形成盆地;河流挟带大

量泥沙,在盆地内沉积;经过较长时间沉积,形成巨厚沉积层。

(2)三江平原发展种植业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西部以砂土为

主,透水性强,有利于雨水和地表水下渗,地下水补给充足(及时);东部以黏

土为主,透水性差,阻碍雨水和地表水下渗,地下水补给较少。

1234

解析第(1)题,从内力作用分析,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三江平原地区断裂下

沉,形成地堑式盆地。从外力作用分析,该地降水量较多,地表径流量大,河

流侵蚀、搬运大量泥沙,在盆地内逐渐沉积;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形成巨厚

沉积层。

第(2)题,据材料可知,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灌溉面积增大,农业

用水量增加,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据材料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辅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期中期末试卷、课件、单元测试、课后作业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