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质断层分类.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断层分类

一、正断层

沿断层面相对地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断层,称为正断层。

一些倾角十分平缓的大型正断层,如断层面上陡下缓、呈

凹面向上的弧形断层或犁式断层,常常是区域伸展和重力滑动

作用的产物。称为伸展断层(伸展构造)或重力滑动构造。

1.正断层的一般特点

000

1)断层面一般较陡,大多在45以上,以60-70最为常

见;但大型正断层的向地下深处常常变缓。

2)断层带内岩石破碎相对不太强烈、角砾棱角较明显,

超碎裂岩较不发育。表明断层带内通常没有强烈挤压。

2.正断层组合型式

1)地堑和地垒

地堑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相向倾

斜的正断层构成,中间断块下降的

断裂构造。

地垒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相背倾

斜的正断层构成,中间断块上升的

断裂构造。

2)阶梯状断层

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的正断层构成,各条断层的上盘依

次向同一方向断落,构成阶梯状的断裂构造形式。(见徐开礼版

P131图6-7)

如果一侧正断层发育形成

阶梯状断层,而另一侧不发育,

则形成一侧由主干正断层控制

的不对称构造现象。称之为箕

状构造或半地堑。

一些地堑、地垒、阶梯状断层组合在一起,并在地形上

有明显的反映,称为盆岭构造。这是区域性隆起背景下形成的

一种构造地貌。美国西部科迪勒拉山系的盆岭区,是典型的盆

岭构造区;我国鄂西地堑地垒群也属于盆岭构造区。

3)环状和放射状断层

若干条弧形或半环状正断层呈同心圆状排列,便构成环状

断层。若干条正断层自一个中心呈辐射状排列,便构成放射状

断层。它们往往是隆拱作用造成的结果。可单独发育,也可同

时发育。

4)雁列式断层

若干条近平行的正断层,呈斜向错列展布,便构成雁列式

断层。

在我国南方这类断层常常控制了一些中小型红盆的发育

(如湘东、赣南的一系列红盆,明显地雁列式组合分布)。

5)块断型断层

两组方向不同的大中型正断层相

互切割构成方格状或菱形断块,如我

国西北的一些大型菱形盆地(柴达

木、塔里木等)。

也有一些大型菱形盆地是正断

层、平移断层共同控制的(如右

图)。这样的大型菱形盆地称为拉分

盆地。

3.正断层发育的地质背景

主要发育在构造变动轻微地区,由区域性伸展作用所导

致。

也有一些发育在构造变动强烈的褶皱带,大多与构造线方

向垂直,有些重力滑动作用形成的可与构造线方向大致平行。

二、逆断层

沿断层面相对地下盘下降、上盘上升的断层,称为逆断

层。

0

其中,断层面陡峻(倾角大于45)的逆断层称为高角度逆

00

断层。断层面倾角小于45(一般多为30左右或更缓)的逆断层

称为低角度逆断层。

倾角十分低缓、位移量巨大(数千米—通常在5Km以上)

的大型低角度逆断层称为逆冲断层。

大型逆冲断层的上盘称为推覆体,逆冲断层与推覆体共同

称为逆冲推覆构造或推覆构造。

1.逆断层的一般特点

1)一般倾角较小,规模愈大推移量愈大的断层面愈平缓,

且常呈波状起伏。

0

一些断层面较陡(45以上)的高角度逆断层,大部分发

育在褶皱较为紧闭的地段,走向与褶皱轴的延伸方向平行;

2)断层带内岩石显示出强烈的挤压破

碎现象,常形成角砾岩、碎粒岩、糜棱岩

等构造岩,以及揉皱和劈理化等现象。一

些角砾常呈透镜状(称为构造透镜体)。

劈理化

2.逆断层的组合型式

叠瓦式逆断层背冲式逆断层

一组逆断层上陡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级工程师持证人

长期从事国际国内大型石油工程项目管理和商务市场开发,积累了海量中英文石油上游相关技术文献、中英文书籍、行业市场分析资料,掌握多渠道国际石油行业的讯息资讯。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2日上传了高级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