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中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4.docxVIP

初中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4.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住在富人区的她

初中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

题目

总分

得分

卷I

一.选择题(共15题)

1.以下对新闻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六要素”。

B.新闻特写兼有文学和新闻的特点,主要是描写新闻事件的某个片段,例如《“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C.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D.消息正文的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也就是先写最次要事实,再写次要事实,最后写最重要事实。

【答案】D

【解析】

D项错误,倒金字塔结构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

2.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散文中,线索可使文章形散而神聚。如《背影》一文,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表现父子深情;又如《昆明的雨》,始终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B.《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属于儒家经典。其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五经”。

C.“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老子烹彘、卫鞅立木等故事广为流传。

D.《愚公移山》作者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列御寇。故事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虽然没有成功,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正确;B.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不是“四书五经”。C.是“曾子烹彘”,不是“老子烹彘”。D.列御寇是战国时期,不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据此,答案为A。

3.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寻求、偶尔、宝贵、风景”这几个词的词性依次为:动词、副词、形容词、名词。

B.“阳光明媚”“吃了三碗”“除恶扫黑”“批评指正”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答案】B

【解析】

“阳光明媚”主谓;“吃了三碗”动补;“除恶扫黑”并列;“批评指正”并列。故选B。

4.阅读《昆虫记》选段,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七月,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甲虫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这昆虫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乙虫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最后,麻烦越来越多甲虫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乙虫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A.选文《蝉和蚂蚁》有关的一个寓言故事源自印度。

B.甲虫蝉是勤苦的生产者,乙虫蚂蚁是贪得无厌的剥削者。

C.“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甲虫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将甲虫的安逸舒适描绘出来。

D.选文中“甲虫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甲虫的无可奈何,显得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这些显著地艺术特色让《昆虫记》也成为一部文学经典。

【答案】A

【解析】

A错误,《蝉与蚂蚁》来自伊索寓言。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首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

②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高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

③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

④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断渐溶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⑤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1****603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米想米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D5AC9Q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