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颅内压增高与脑疝课件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节;一、颅内压增高;【病因及发病机制】

成人颅腔容积约为1400~1500ml。

颅腔内容物包括脑组织(约1200ml)

脑脊液(约150ml)

脑血流(70~80ml)

三者与颅腔容积相适应是颅内保持一定的压力。

当颅内压发生改变时主要依靠脑脊液量的增减部分依靠颅内

静脉血的多少来实现颅内压的调节。

;颅内压增高常见病因

1.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血肿、脓肿、囊肿、肉芽肿等,既占一定容积又阻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影响其循环及吸收功能。

2.颅内感染性疾病脑膜炎、脑炎、脑寄生虫病等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及吸收不良。

3.颅脑损伤可造成颅内血肿及水肿。

;

;颅内压持续增高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及临床综合征

1.脑血流量减少正常成人进入颅内的血流量较大1200ML/分,

可自主调节。

脑血流量=【平均动脉压—颅内压】÷脑血管阻力

=脑灌注压÷脑血管阻力

当脑灌注压低于5.3KPa(40mmHg)时,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失效,引起脑缺血。

2.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致脑水肿能,脑体积增大加重颅内压增高

3.脑疝颅内压增高推移脑组织造成脑疝。

;4.库欣反应颅内压增高到接近动脉舒张压时,出现血压升高(以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呼吸减慢、脉搏减慢(即两慢一高),继之潮式呼吸、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呼吸停止、心搏骤停,这一急性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的生命体征变化称为库欣反应。

5.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

6.神经源性肺水肿;【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即头痛、呕吐和视盘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

(1)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是脑膜血管和神经受刺激所致,多为跳痛、胀痛或爆裂样疼痛。以清晨和晚间多见,多位于前额及颞部。头痛程度与颅内压增高程度成正相关。

(2)呕吐常出现在剧烈疼痛时,可伴有恶心,系迷走神经受刺激所致,呈喷射状。

(3)视盘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最客观的重要体征,主要表现为视盘充血、水肿、边缘模糊不清、生理凹陷变浅或消失,视网膜静脉曲张等,严重者视盘周围可见火焰状出血,早期视力无明显障碍或仅有视野缩小,继而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治疗要点】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原因不明或一时不能解除病因者

(1)脱水脱水和利尿,有:氢氯噻嗪、氨苯喋呤、呋塞米、质量浓度200g/L甘露醇、山梨醇等,还可用白蛋白等。

(2)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脑水肿,有助于降颅内压,如:地塞米松、氢化考的松、泼尼松等,疗效快,可持续6~48h,甚至可达3~7天。

(3)过度换气PaCO2每下降1mmHg,脑血流递减2%。过度换气即通过排出体内的CO2降低PaCO2,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

(4)冬眠低温治疗体温降低后减少脑组织耗氧量,防止脑水肿。

2.手术治疗目的去除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1)年龄

(2)有无导致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3)有无引起颅内压突然增高的病因

(4)患病后情况

2.身体状况

3.辅助检查

4.心理-社会评估;【主要护理诊断】

1.疼痛:头痛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2.(脑)组织灌流改变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及应用脱水剂有关。

4.潜在并发症脑疝。;;(4)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

1)休息与镇静2)防止激烈咳嗽3)防止便秘

4)控制癫痫

(5)应用脱水药物

(6)应用糖皮质激素

(7)实施过度换气

(8)实施冬眠低温疗法

1)环境、物品准备安置病人于安静遮挡光线的单人房间,室温控制在22~24℃,相对湿度50%~60%。室内备有氧气、吸引器、血压计、听诊器、水温计、冰袋或冰毯、导尿包、集尿袋、吸痰盘、冬眠药物、急救药品及器械、护理记录单等;;;(9)病情观察

1)意识状态

Glasgow昏迷评分法;2)生命体征观察顺序先呼吸,次脉搏,再血压,最后体温。

3)瞳孔变化正常3~4mm,若出现瞳孔出现大小、形状的变化,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颅内压增高并伴有脑神经或脑干损伤,或继发了脑受压、脑疝等。

4)头痛、呕吐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47****0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