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docx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B卷)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君子”一词多次出现在同时期的典籍中。《论语》中出现108次,《左传》出现183次,《诗经》231次,《周易》127次,《公羊传》38次,《谷梁传》16次,《国语》60次,《孟子》83次。上述现象()

A.说明儒学发展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反映出君子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

C.推动了德、才成为人才选拔标准

D.体现了对重塑社会道德秩序的思考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很多典籍里提到“君子”一词,“君子”被赋予了道德品质的涵义,体现了对重塑社会道德秩序的思考,D项正确;儒学发展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普遍”的表述过于绝对,材料只涉及当时的知识分子,没有社会各阶层的态度,排除B项;只有典籍里提到,没有说选拔人才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2.唐代建立了同职连署制:要求有关的官员共同审案判决,共同承担错判的责任。《唐律疏议》规定同职连署的范围,如大理寺卿、少卿、丞、府都在同职连署的范围内,一旦因公判错案件,承办人承担主要责任,其他人则逐级降等处罚;因私错判,其他人也有失察之责。由此可见唐朝()

A.司法有序规范 B.唐律注重礼法合一

C.司法人员素养较高 D.基层治理政策开明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唐代建立了同职连署制,对错判的责任有详细的规定,体现了司法有序规范,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法,没有礼的内容,不能体现礼法合一,排除B项;材料是司法错判责任的规定,说明司法人员可能会出错,不是素养较高,排除C项;材料是关于司法的,与基层治理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如表为唐宋宰相情况对比表,由该表可以得出()

时期

登科人数

宰相人数

进士出身的宰相人数

唐朝

6603

123

22

两宋

45640

135

111

A.宋朝宰相执政素质更高 B.宋代科举制得到发展

C.两宋政府大力提倡文治 D.宋朝重学风气盛行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中国)。据本题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宋代登科人数和进士出身的宰相人数大幅度提高,说明宋代科举制得到发展,B项正确;进士出身不等于执政素质,不能得出宋朝宰相执政素质更高,排除A项;科举制属于文治的部分内容,“文治”范围更广,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材料突出的是科举制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中的表格比较的是唐宋宰相情况,不是重学风气,排除D项。故选B项。

4.西汉开征“算缗钱”后,汉武帝下诏“令民告缗者以其半与之”。宋朝规定“令结甲输税”“不实,许人告,以其田赏之”。元朝规定“匿税者,其匿税之物一半没官,于没官物内一半付告人充赏外,犯人笞五十”。上述措施的实行()

A.力图实现地方政治清明 B.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宋朝、元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西汉、宋朝、元朝鼓励举报匿税的违法行为,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D项正确;材料是关于经济的,目的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排除A项;鼓励举报匿税的违法行为与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无关,排除B项;据所学,算缗就是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官府自报资产价值,材料中的措施惩罚较重,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5.1907年,清政府将提刑按察使司改为提法使司。由原来掌本省振扬风纪,澄清吏治,审核刑狱,兼领本省驿传,改为掌全省司法行政并监督各级审判厅、检察厅及监狱。该调整之下()

A.晚清中央政府的权威日趋增强 B.资产阶级参政积极性提高

C.助于提高地方机构的行政效能 D.民主政治制度化得以开启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掌全省司法行政并监督各级审判厅、检察厅及监狱”可知,清末对司法机关的调整加强了对地方司法行政的掌控,有利于提高地方机构的行政效能,C项正确;该调整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但1907年,晚清危机重重,积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