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10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先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许多经验,如“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这主要体现了()

A.食物来源具有多样性 B.因地制宜的生产特征

C.生产受气候条件限制 D.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可知,不同的地理环境进行不同的生产活动,体现的是因地制宜的生产特征,B项正确;材料的重点是因地制宜,与食物来源多样性无关,排除A项;材料的重点是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并未体现生产受气候条件限制,排除C项;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是男耕女织,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2.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按其出现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铜铲出现于商周时期,铁铧犁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翻车和筒车分别是三国时期曹魏和唐朝的灌溉工具,这些生产工具按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为③④①②,D项符合题意;其他三个排列均在时间先后上存在错误,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3.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二者的共同点在于

①是东西方历史上最早的法律②加剧了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③都符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求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子产“铸刑书”和《十二铜表法》的颁布,都符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求,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③④符合题意;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法律是夏代的《周礼·秋宫·司刑》,①错误;《十二铜表法》缓和了平民和贵族的矛盾,②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4.下列政策或措施反映北魏时期土地制度变革的是

A.“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B.“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

C.“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D.“全其部落,顺其土俗”

【答案】B

【解析】

A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B项是北魏均田制的内容,C项是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D项是唐朝时期对待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故本题选B。

5.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和隋朝在诸多领域均有创新。下列对两朝采取的措施叙述均准确的是()

A.秦的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隋朝修订并颁布《永徽律疏》

B.秦朝在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隋朝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

C.秦朝实行户籍分类登记制度;隋朝命州县官“大索貌阅”

D.秦朝在南越设置西域都护府;隋朝册封谯国夫人治理岭南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秦、隋。根据所学,秦朝实行户籍分类登记制度,加强对基层的管理;隋朝命州县官“大索貌阅”,以整顿户籍和赋役,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永徽律疏》是唐朝的,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武帝时期在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排除B项;西域都护府是西汉汉宣帝时期在西域设立的,排除D项。故选C项。

6.中国古代某时期政策开明,经济繁荣,各民族交往频繁。都城中出现“五陵年少金市(西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的景象。下列都城位置示意图与该景象对应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五陵年少金市(西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少年行》,描写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当时政策开明,经济繁荣,各民族交往频繁,B项正确;秦朝当时并没有七言诗歌,排除A项;李白是唐朝人,不可能记录元朝和清朝的景象,排除C、D项。故选B项。

7.元朝大一统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版图辽阔,而且表现为对边远地区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其采取的措施有

①设置“河西四郡”②在东北、云南等地设立行省

③进行“改土归流”④设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