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冀人版(2024年)科学一年级下册
《和谐共生》教学设计
课题
11和谐共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学生能够详细且准确地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并全面深入地阐述其带来的便利与弊端。
2.清晰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多方面影响,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具体方法。
科学思维:
1.通过自主观察、积极寻找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探究实践:
借助亲自动手进行旧物改造和参与主题大赛的实践,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态度责任:
1.显著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深刻且真切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至关重要性与紧迫性。
2.着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极大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并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其带来的利弊,从而切实增强环保意识。
难点:切实引导学生将环保理念从认知层面转化为日常的实际行动,并且能够长期坚持,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系列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的塑料制品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图片,如五颜六色的塑料玩具、透明的塑料水杯、各种塑料包装袋等,同时播放一段节奏轻快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随后,播放一段环境受污染(重点突出塑料污染,如白色垃圾堆积在海滩、河流中漂浮着塑料瓶等画面)的视频,视频中配以沉重的音乐和旁白解说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塑料制品,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可是,我们也看到了环境出现了很多问题,那些堆积如山的白色垃圾、被污染的河流,这些和塑料制品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大家可以先在心里想一想。”通过这样的对比展示和提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自然地导入新课。
课
程
学
习
二、探究与发现
(一)塑料制品的利与弊
-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图片,同时回忆自己的日常生活,自主寻找并记录生活中的塑料制品,教师在教室里巡视,观察学生的情况,对于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学生,轻声给予提示,如“想想你每天上学用的文具,家里的生活用品”等。
-5分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找到的塑料制品,并且共同探讨这些塑料制品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塑料制品的利”和“塑料制品的弊”两个标题,以便后续总结。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参与到不同的小组中,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这种塑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给你带来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它在丢弃后,会对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向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质疑。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补充,系统地阐述塑料制品的优点,如成本低,使得很多商品价格更加亲民,能让更多人消费得起;耐用,不易损坏,可以长时间使用;易加工,能够被制成各种形状和功能的产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等。同时,详细讲解塑料制品的缺点,包括造成白色污染,这些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在环境中留存时间长达数百年,影响土壤质量,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植物生长;流入海洋会威胁生物生存,许多海洋动物因误食塑料垃圾或被塑料缠绕而死亡等。
(二)做环保小达人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使用环保袋、垃圾分类投放、使用可降解餐盒等图片,提问:“同学们,看看图片中的这些行为,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吗?这些行为会对环境产生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呢?”让学生先独立思考1-2分钟,然后请几位学生回答。
-开展“环保金点子”分享活动,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知道的环保做法,如节约水电,在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用水时避免长流水;绿色出行,尽量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尾气排放;旧物改造,将不用的物品改造成新的有用的东西,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对于学生分享的环保做法,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一些不太常见或有创意的做法,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让学生详细解释,并且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展示一些精美的旧衣变新物的案例图片和视频,如将旧T恤改造成时尚的购物袋,把牛仔裤改造成个性的笔筒等,同时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如在裁剪衣物时要注意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要小心;在缝合时可以选择合适的针法,让作品更加牢固美观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欲望。
(三)旧衣改造实践
-学生根据刚刚展示的案例和讲解,结合自己带来的旧衣物,确定旧衣改造方案。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走动,观察学生的情况,对于没有思路的学生,给予启发,如“你这件旧衣服的颜色和图案很特别,想想可以把它做成什么呢?”“你可以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彩风通用模板.pptx
- 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服务商研究报告及TOP50榜单.pptx
- 1.1前后左右(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下册(人教鄂教版).docx
- 1.2东南西北(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下册(人教鄂教版).docx
- 1.3校园“寻宝”(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下册(人教鄂教版).docx
- 2.4各种各样的叶(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下册(人教鄂教版).docx
- 2.5多彩的花(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下册(人教鄂教版).docx
- 2.6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下册(人教鄂教版).docx
- 3.10 人人节约(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2025).docx
- 4.12 给蜗牛建个小小的家(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2025).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