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骨质疏松的中医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骨质疏松的中医防治第1页,共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骨质疏松的中医防治1定义: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一词首先由Pommer于1885年提出,其意义为骨质减少的一种疾病。(1)骨量减少,应包括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比例的减少。(2)骨的微观结构退化,由于骨吸收增加所致,表现为骨小梁变细、变稀乃至断裂。第2页,共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从西医角度来讲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1.特发性(原发性)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2.继发性①内分泌性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②妊娠、哺乳。③营养性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④遗传性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⑤肝脏病。⑥肾脏病慢性肾炎血液透析。⑦药物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⑧废用性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骨萎缩、伤后骨萎缩等。⑨胃肠性吸收不良胃切除。⑩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其他原因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属于中医“骨痿”,“骨枯”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久病失治,老年衰退所致。发病机制主要为肾虚、脾虚、血瘀等。早在黄帝内经《素问·痿论》中有记载:“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即骨痿因肾虚精亏而致,病变在肾,与脾胃关系密切,乃本虚标实也。第3页,共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内经》指出:“骨不生,则髓不能满”“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均阐述了肾与骨、髓之间的联系,说明肾虚、肾精不足,骨髓失养,可致骨骼脆弱无力,临床可出现腰膝酸软等骨质疏松的症状。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营养四肢百骸、筋肉皮毛。《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故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如是则骨气以精……长有天命。”说明饮食营养影响骨骼的生长,且与脾胃功能关系密切。若脾胃功能衰惫,则会导致骨骼因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气虚不能充运,无以生髓养骨,而致骨质疏松的发生。正如李杲所云:“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故筋、骨、皮、肉、血脉皆弱,是气血俱赢弱矣”。中医认为,人体血液的运行需要依赖元气的推动,元气为肾精所化,肾精不足,无源化气,必致血瘀。脾主气,脾虚则气的生化乏源而致气虚,气虚不足以推动血行,则致血瘀。清代医学家王清任在其著作《医林改错》中就提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骨质疏松既然以肾虚、脾虚为基础,那么血瘀则是其发病机理中的必然产物,与骨松的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第4页,共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骨质疏松与肾虚、脾虚、血瘀密切相关,那么在如何指导治疗方面的侧重点呢?中药补肾药物包括熟地、巴戟天、仙灵脾、紫河车、刺五加等,偏阳虚者,以面?白、形寒肢冷、精神萎靡、腰膝酸软为主要表现,治宜温补肾阳,主方用右归丸;偏阴虚者,以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失眠多梦、形体消瘦、五心烦热为主要表现,治宜滋养肾阴,方用左归丸。脾虚可以分为气虚和阳虚两类,脾气虚临床表现为面色萎黄,或肢体浮肿,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食少纳呆、食后腹胀等。治宜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脾阳虚则以脘腹冷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形寒肢冷为主要表现,治宜益气升阳,方用实脾饮。血瘀患者患部青紫肿痛,凝滞强直,筋肉挛缩,唇甲晦暗,肌肤甲错等表现,且常常并发气机不畅之证。治宜活血化瘀、兼以行气,方用益肾逐瘀汤。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及其骨折发生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根据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论,预防本病非常重要。应注意合理活动,适当锻炼;合理饮食,适当补钙;减少或尽量避免外伤,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才是中医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真意。第5页,共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a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