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
“之”字使用方法
1/10
一、“之”作代词用
分析以上例子能够看出,当“之”用在动词后面,“之”使用方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宾语。
“之”作代词使用方法在教材中有很多,以以下语句中“之”字:
1.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
2.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4.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
2/10
二、“之”作动词用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动词“之”后面普通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虚所”、“广陵”、“蜀州”;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吾”、“孟浩然”、“杜少府”,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句式。
请看下面例子:
1.之虚所卖之。(柳宗元《童区寄传》)
2.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10
三、“之”作宾语前置标志用
分析以上例子,可知形如这么“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之”就作宾语前置标志用。
“之”作宾语前置标志使用方法在初中教材中有很多,以以下语句中“之”字: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③.时人莫之许也。(陈寿《隆中对》)
④.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4/10
四、“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使用方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解。
如: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林嗣环《口技》)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蒲松龄《狼》)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一个词是名词(如“情”、“变诈”、“狱”)或名词性短语(如“东北角”)时,“之”作结构助词“”解。
5/10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蒲松龄《狼》)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能够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6/10
3、“之”起调整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使用方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龄《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司马迁《陈涉世家》)
能够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整音节,不译。
7/10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
2.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3.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5.何陋之有?(《陋室铭》)
6.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宾语前置标志
主谓间取独
作代词,代指狼
作代词,代指知识
音节助词,无实意
助词“”
看谁说得最准确
随堂小练
助词“”
请解释以下“之”字含义:
8/10
以上我讲都是我们初中阶段已经碰到或者即将碰到关于“之”字一些常见使用方法。当然,里面例句我只列举了其中一部分,其实,我们初中书本文言文中还有很多这么句子。希望大家平时有时间能够将学过“之”字例句找出来进行归纳和整理。同学们,只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中多思索、多总结,文言文学习并不难。
知识小结
9/10
10/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强项令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中考英语复习-题型四-综合填空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课件.pptx
- 外研社小学英语祈使句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 七年级数学上册61数据的收集习题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五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专业presentation研究生英语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pptx
- 九年级化学下册83酸和碱的反应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语音与汉字习题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x
-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初中语文七下《冬日看海人》课件-(四).ppt
- 八年级地理下册6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第一课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