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海南省海口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
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科学家进行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B.该学说认为由细胞所构成的生物可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C.细胞学说证明了植物界和动物界最本质的联系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C
〖祥解〗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析】A、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到细胞水平,A错误;
B、细胞学说并未认为由细胞所构成的生物可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而是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B错误;
C、细胞学说证明了植物界和动物界最本质的联系: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C正确;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并未揭示生物界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C。
2.支原体是导致人类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等疾病的病原体之一,是目前发现的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细胞。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病毒相比,支原体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细胞结构
B.支原体不能合成组成细胞结构和维持细胞功能所必需的蛋白质
C.与细菌的拟核不同,支原体的环状DNA均匀地分散在细胞内
D.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能治疗支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
【答案】B
【详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支原体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细胞结构,A正确;
B、根据题意,支原体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细胞,因此能独立合成组成细胞结构和维持细胞功能所必需的蛋白质,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支原体的环状DNA较均匀地分散在细胞内,不像细菌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构成拟核,C正确;
D、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能治疗支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D正确。
故选B。
3.图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为观察到的图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②比①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B.显微镜放大的倍数为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的是视野的长度或宽度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④⑥
【答案】A
【详析】A、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则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放大倍数大,A正确;
B、显微镜放大的倍数为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B错误;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即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的操作,正确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错误;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应选用高倍镜组合,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D错误。
故选A。
4.下列与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检测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检测:向豆浆中先加入1mLNaOH溶液,再滴入4滴CuSO4溶液,并水浴加热
B.蛋白质检测:将双缩脲试剂和变性后的蛋白质混合,不会出现紫色反应
C.脂肪检测:切取花生子叶薄片→苏丹Ⅲ染色→50%酒精去浮色→制片→观察
D.西瓜汁含还原糖多,是鉴定还原糖较好的材料,与斐林试剂反应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答案】C
〖祥解〗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因此,可以根据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
详析】A、蛋白质检测,不需要加热,检测过程中向豆浆中先加入1mLNaOH溶液,再滴入4滴CuSO4溶液,A错误;
B、变性后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肽键并没有断裂,将双缩脲试剂和变性后的蛋白质混合,会出现紫色反应,B错误;
C、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脂肪检测步骤:切取花生子叶薄片→苏丹Ⅲ染色→50%酒精去浮色→制片→观察,C正确;
D、还原糖可以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多校 高二12月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多校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某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张掖市某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八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部分名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部分名校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五校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