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届高三语文周中练习卷(一).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届高三语文周中练习卷(一)

当然可以!以下是一份高三语文周中练习卷(一)的示例,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解答题,并附有详细的答案。

高三语文周中练习卷(一)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纨绔(kuà)子弟B.殚(dān)精竭虑C.瑰(guī)丽D.踌躇(chú)

答案:B

解析:A项“纨绔”应读作“wánkù”;C项“瑰丽”应读作“guīlì”;D项“踌躇”应读作“chóuchú”。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B.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还能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C.我们要采取一切措施,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D.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值得一读。

答案:D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他不仅能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且学习成绩优异”;C项否定不当,应去掉“不”。

3.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答案:A

解析:A项中“润如酥”使用了比喻手法,将小雨的细腻比喻为酥油。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C.《离骚》是唐代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D.《呐喊》是现代作家茅盾的短篇小说集。

答案:B

解析:A项《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C项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D项《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真的要去吗?”他疑惑地问。

B.他喜欢读书,尤其是《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C.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

D.他问我:“你昨天去哪儿了?”

答案:A

解析:B项书名号之间不需要顿号;C项感叹号应改为逗号;D项问号应改为句号。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诗经》中的“六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风、雅、颂、赋、比、兴

解析:《诗经》的“六义”是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

2.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________。”

答案:城春草木深

解析:这是《春望》中的名句。

3.《红楼梦》中,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上刻有“________”和“________”八字。

答案: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解析:这是贾宝玉通灵宝玉上的刻字。

4.古代文学中,“________”指的是李白,“________”指的是杜甫。

答案:诗仙、诗圣

解析:李白被誉为“诗仙”,杜甫被誉为“诗圣”。

5.《论语》中,“________,可以为师矣。”

答案:温故而知新

解析:这是《论语》中的名句。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属于楚辞体。()

答案:正确

解析:《离骚》确实是屈原的代表作,属于楚辞体。

2.《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最终结为夫妻。()

答案:错误

解析: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最终与薛宝钗结婚,林黛玉病逝。

3.《诗经》中的“赋”是指直接铺陈叙述。()

答案:正确

解析:“赋”在《诗经》中确实是指直接铺陈叙述。

4.《呐喊》是鲁迅的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

答案:错误

解析:鲁迅还有其他短篇小说集,如《彷徨》。

5.古代文学中的“乐府”是指一种诗歌形式。()

答案:正确

解析:“乐府”确实是指一种古代诗歌形式。

四、解答题(共25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5分)

答案: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黄河奔流入海的壮阔景象。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远眺白日依山而尽,黄河滔滔东流,景象宏大,气势磅礴。

(2)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蕴含了怎样的哲理?(5分)

答案:这两句诗蕴含了“站得高,看得远”

文档评论(0)

小梦创启科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