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四章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小儿推拿技术74课件.pptx

第四章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小儿推拿技术74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人:小儿推拿技术第四章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上肢部穴位PART02

二、上肢部穴位《小儿推拿技术》(二)上肢部穴位小儿百脉汇于两掌本节课主要讲解手部穴位

二、上肢部穴位《小儿推拿技术》脾经补脾经:健脾,补气血。清脾经:清热利湿,化痰止呕。清补脾经:和胃消食、增进食欲。功效:补脾经,清脾经,清补脾经操作:拇指桡侧缘,由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定位:补脾经常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清脾经常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食积等实证。清补脾,平补平泻。临床应用:

二、上肢部穴位《小儿推拿技术》胃经补胃经:健脾胃,助运化。清胃经:清热化湿,和胃降逆,除烦止渴。功效:清胃经。操作: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或大鱼际桡侧缘赤白肉际由掌根至拇指根呈一直线。定位:清胃经常用于呕恶,脘腹胀满,发热烦渴,便秘纳呆,衄血等实证。临床应用:

少商二、上肢部穴位《小儿推拿技术》清热利咽,开窍。功效: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属手太阴肺经。定位:治疗发热,咽喉肿痛,心烦,口渴,疟疾,痢疾,感冒,昏迷等症。临床应用:

肝经二、上肢部穴位《小儿推拿技术》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功效:食指掌面,由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定位:清肝经常用于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等实证。临床应用:

心经二、上肢部穴位《小儿推拿技术》清心经操作:中指掌面,由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定位:常用于心火亢盛所致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等同用。临床应用:清热退心火。功效:按本穴宜用清法,不宜用补法,恐动心火之故。若气血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卧露睛等症,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

肺经二、上肢部穴位《小儿推拿技术》补肺经:补肺气。清肺经:宣肺清热,疏风解表,止咳化痰。功效:无名指掌面,由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定位:补肺经常用于虚性咳喘,遗尿,自汗,盗汗等。清肺经常用于脏热喘咳,感冒发热,便秘等实证。临床应用:

肾经二、上肢部穴位《小儿推拿技术》补肾经: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清肾经:清利下焦湿热。功效:小指掌面稍偏尺侧,由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定位:补肾经常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多尿,遗尿,虚汗,喘息等症。清肾经常用于治疗膀胱蕴热,小便赤涩,腹泻等病症。临床应用:

四横纹(四缝)二、上肢部穴位《小儿推拿技术》掐四缝:退热除烦,散瘀结。搓四横纹:调中行气,和气血,清胀满。功效:掌面食、中、无名、小指近侧指间关节横纹处。定位:用治胸闷痰喘,多与运八卦、推肺经、推膻中等合用;治疗疳积,腹胀,气血不和,消化不良等症,常与补脾经、揉中脘等合用。按:亦可毫针或三棱针点刺出血治疗疳积,为治疳要穴。临床应用:

小横纹二、上肢部穴位《小儿推拿技术》掐小横纹:退热,消胀散结。推小横纹;治疗肺部干性啰音。功效:掌面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定位:用于治疗脾胃热结,腹胀等症。因脾虚腹胀者,兼补脾经;因食损者,兼揉脐、清补脾经、运八卦。临床应用:

大肠二、上肢部穴位《小儿推拿技术》补大肠:涩肠固脱,温中止泄。清大肠: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功效: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线。定位:补大肠常用于虚寒腹泻,脱肛等病。清大肠常用于湿热,积食滞留肠道,身热腹痛,痢下赤白,大便秘结等症。临床应用:

小肠二、上肢部穴位《小儿推拿技术》补小肠:温补下焦。清小肠:清利下焦湿热,泌别清浊。功效: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定位:补小肠常用于下焦虚寒,多尿,遗尿;清小肠多用于小便短赤不利,尿闭,水泻等症;若心经有热,移热于小肠,配合清天河水,可加强清热利尿的作用。临床应用:

掌小横纹二、上肢部穴位《小儿推拿技术》清热散结,宽胸宣肺,化痰止咳。功效: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定位:揉掌小横纹常用于喘咳,口舌生疮等,治喘咳常与清肺经、推六腑、开璇玑同用;治疗口舌生疮常与清心经、清胃经、清天河水同用。按:此穴是治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可治疗肺部湿性啰音。临床应用:

板门二、上肢部穴位《小儿推拿技术》有揉板门、板门推向横纹和横纹推向板门之分。操作:手掌大鱼际平面。定位:揉板门常用于治疗乳食停积,食欲不振或嗳气,腹胀,腹泻,呕吐等症。板门推向横纹止泻,常与推脾经、推大肠、推上七节骨合用。横纹推板门止呕,常与清胃经同用。临床应用:揉板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板门推向横纹:健脾止泻。横纹推向板门:和胃降逆。功效:

内劳宫二、上肢部穴位《小儿推拿技术》有揉内劳宫与运内劳宫之分。操作:掌心中,屈指时中指端与无名指端之间中点。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