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docx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6页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一)人口迁移

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

2.表现:

(1)欧洲向美洲移民: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

(2)非洲向美洲移民:欧洲人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

(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实行种植园经济和采矿业,都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也改变了美洲的人口和种族结构)

(3)其他地区: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也有族群混合现象。

3.特点:

①由欧洲国家主导;

②自愿移民与被迫移民相结合;

③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

④从宗主国向殖民地、附属地迁移;

⑤从已开发国家向未开发地区迁移

4.影响:

积极:

①改变许多地区的人种、民族结构和人口地理分布;②促进了新的民族和文化的融合;

③促进世界物种交换,推进了世界的物质和人文交流

④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

消极:

①给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带来灾难;

②促使各种疾病传播蔓延;

(二)物种交流(也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

1.原因:人口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2.表现:

(1)动植物交流(改变了很多物种的地理分布和其他大洲的饮食结构)

传播路径

欧亚大陆→美洲

美洲→世界各地

植物

小麦、燕麦、大麦、裸麦、橄榄、葡萄等

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等

动物

马、牛、猪、羊、鸡等

小龙虾、羊驼、火鸡、豚鼠等

(2)疾病的传播

原因

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表现

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据估计,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

影响

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3.特点:欧洲主导、内容丰富、结果两重性、范围全球性、时间长期性。

4.影响: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

【知识拓展】玉米和甘薯传入中国

玉米和甘薯是印第安人培育的两种重要农作物。哥伦布首航美洲时就发现了玉米和甘薯,并把它们作为礼物呈献给西班牙国王和女王。此后,玉米在欧洲和非洲等地逐渐流传开来。16世纪中期,玉米传入中国,初称“番麦”“西天麦”“玉蜀黍”等。最初玉米在中国种植不广,一度是皇家御用贡品,直到18世纪中期,玉米才在中国逐渐推广,并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甘薯约在明朝后期从东南亚传入中国,因来自番邦,又名“番薯”,万历年间已有相关记载。1594年,福建发生饥荒,政府大力推广甘薯种植,到17世纪,甘薯成为百姓的重要食物。玉米和甘薯的传入,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对明清时期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产生了直接影响。

【知识拓展】“哥伦布大交换”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①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使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得到全面而深刻的改变。②(积极影响)丰富食物结构;增加食物产量;促进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开发;促进文明交流。③(消极影响)伴随殖民掠夺;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疾病传播。

(三)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随着海上航路的扩展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1.原因:全球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

2.表现: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1)印度洋贸易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以葡萄牙为主)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知识拓展】新航路开辟前的东西方香料贸易

(1)香料用途:在中世纪的欧洲,香料的用途广泛(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用品),可用来烹饪菜肴、配制药剂、制作香薰。在大部分欧洲人眼中,香料比黄金更加重要,是欧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贸易主体:欧洲与东方的印度、中国、东南亚,中间商有阿拉伯人、埃及人等。

(3)贸易路线: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4)遇到的阻碍:欧洲对香料需求量大,受欧洲气候条件限制不能自行种植,依赖进口;传统贸易路线耗时长、成本高,被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利润丰厚;奥斯曼人的崛起使原有贸易通道受阻。

(2)大西洋贸易

①欧美贸易:在大西洋的贸易中,欧洲人通过开辟出的多条航线和沿海港口,将欧洲生产的手工制品运到美洲出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和烟草。

②欧非美:(三角贸易)殖民者的残酷压榨和传染病的流行,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美洲劳动力严重缺乏。欧洲商人把欧洲生产的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

影响:

a.对非洲:丧失大量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