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积一勺已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房玄龄(八年级语文)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八年级语文)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我爱语文练习3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情景默写
1.(1)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不闭。
(3)《虽有佳肴》中,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并用《尚书》《兑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印证。
(4)离别是古诗中一个深情的话题。李白在《送友人》中用形象的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调低沉地表达难舍难分之情。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积极乐观的精神而貌和豁达胸襟。
二、选择题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B.《<庄子>二则》选自《庄子集释》。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北冥有鱼》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都节选自内篇中的《秋水》。
C.《<礼记>二则》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就是通过庄子与惠子就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展现了寓言说理这一特色。
B.“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如《马说》《爱莲说》。
C.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映的就是安史之乱时期,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
D.《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大道之行也》描绘的“大同”社会,尽管在当时背景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那是该派学者在乱世中的一个美好愿景。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戴安道①就范宣学②,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③,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戴安道:东晋著名美术家、雕塑家。②范宣:东晋名儒。③咨嗟:赞叹。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知其旨也()????(2)教然后知困()
(3)学学半()????(4)惟独好画()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的意义与其他三项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海运将徙于南冥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不宜劳思于此 D.货恶其弃于地也
6.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文都阐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