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庄子》选文——一场哲学与心灵的对话.docxVIP

《庄子》选文——一场哲学与心灵的对话.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子》选文——一场哲学与心灵的对话

序言:

当今世界纷纷扰扰,我们要避免伤害,不是要将自己变成倚天屠龙剑,而是应像庖丁的刀一样,游刃于其间,避实就虚。从纷扰的世界当中,找出世间那纯净的缝隙,从缝隙中享受属于自己的自由,这是庄子希冀教会世人的道理。《庄子选文——一场与心灵的对话》,此书选录了庄子诸多经典篇章,将艰深的庄子文学转译成浅显易懂的白话文,十分用心地阐述其义理,更将其中的蕴意与当代科技所结合,使人能够快速理解其中的大道,使经典与现实结合,开拓我们生活的多元面向。此书将齐物论、养生主、人闲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分成三个面向,归根结底,说明庄子的各个概念是相通的,且环环相扣。

一、第一篇自我论——放远人生眼界

化解自大的习性

自大是世人常有的弊病。当我们自以为知识储备充足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嘲笑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还会再次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膜拜”,如此一来,自大便如同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大。

在浩瀚无垠的自然界面前,人类显得无比渺小,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也十分有限。倘若人们不了解这一事实,就会像选文中的井底之蛙那样,以为自己所在之处便是世间最美的地方。

庄子喜欢用寓言来阐释人生哲学,例如《逍遥游》中的小鸟和大鹏。由于它们的理念不同,小鸟不理解大鹏高远的志向,反而疑惑大鹏不懂得享乐,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虽然双方所追求的目标都值得尊重,但相比之下,这体现的是大眼界与小眼界的差异。

阳子居起初傲慢无比,待人接物态度嚣张跋扈,致使无人愿意与他相处。然而,在老子的一番点评之后,他待人的态度转变为谦虚且平易近人,周围的人也因此对他热情起来,甚至敢于与他打趣了。

阳子居向老子请教后,领悟到了天高地厚的道理,明白了谦虚乃是学习的动力。无知者往往容易自大,目光短浅,犹如夜郎自大一般;而庄子所褒奖之人,能够洞察事物背后潜藏的奥秘,目光长远,且如水一般向低处流,不争高位,不与万物争利,始终保持谦虚处下的姿态。

跳出成见的框框

人时常会受僵化固著的思维所困而阻饶心智的前进,唯有拿掉成见,去除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方能开阔心胸接纳不同的声音。

人若睡在潮湿之处,腰部便会酸痛,然而泥鳅却不会;人不敢居于高耸的树上,可猿猴却喜爱栖息。人、泥鳅与猴子的习性各不相同,又有谁能知晓真正的标准呢?人喜欢吃家禽,牛羊爱吃草,猫头鹰则偏爱老鼠,生活习惯与爱好各异,那谁又能定义何为美味呢?关于仁与义的争论,是非的判断,世人皆各执一词。这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顽石,从而忽视了世间其他的声音。就如同庄子寓言中宋国人去越国卖帽子,他预设立场,自以为自己的想法正确无误,结果却无功而返。

物无贵贱也是这一单元想表达的思想,如若一人从问题的一开始便带有有色眼镜去探讨,那注定结果是偏移的,是不客观的。地球与银河系相比,地球就像微小的米粒,但有比其更渺小的东西,大小是比较出来的,是由人所定义的,但非绝对,人类所学的知识也是有限的,难以做到全知全能,就如今年所被证实的量子纠缠,曾经被誉为全世界最聪明的爱因斯坦也对这项理论全盘否认过。智慧的成长除了靠体悟与反思,还需去除成见,去除即定理念。「判断」本身便带有既存的观点,每个人无法保有完全的客观;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鳔让外在的价值观将我们的初心桎梏,要让意识与自然融合,心境便不易被外界所干扰、迷惑、侵蚀,这便是庄子想让我们学会的「道」。

消除劳顿的心神

“吾生也有涯”出自庄子的《养生主》,其中最经典的语句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求知的欲望是无限的。然而,它并非在鼓舞人们去追求无穷无尽的知识,而是主张要顺应自然中的中道,沿着中虚之道行事。不应在有限的生命里去追寻无穷的知识与欲望,这样才能保全天性、保养精神,得以安享天年。

〈至乐〉篇中所提及,当今世人所尊崇的,大多是富贵、地位、美名;所苦恼的便是身体能不能获得享受,味蕾能不能体会山珍美味,形体能不能身著华服;而日日为其担忧,甚至恐慌,即会伤神伤身。

人禀受天地之灵气,享受自然的馈赠,却并不顺应自然的变化,反而时常与外物相互摩擦,导致彼此伤害。同时,人们还容易被外物所蛊惑,在追逐中停步不前,终身庸庸碌碌,被疲惫所困,却不知回归初心。

人因欲望而患得患失,喜怒无常,从而伤害身心健康;有了“智识”便争强好胜,最终的结果都是有碍身心和谐,伤生损性。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很难静下心来思考,去反观自己的内心。若一直沉溺于各种追名逐利的场景中,便会逐渐吞噬纯真本性。

养生之道在于适可而止,在于自然享乐,在于不贪多、不贪快。

瞭悟生死执迷

善养身者,不会过度在意外界的虚名。善养生之人深知,人不过是世间的一粒微沙,与历史的浩渺洪流相较,显得微不足道。在《齐物论》中,丽姬因惧怕嫁往晋国后生活困苦,故而终

文档评论(0)

sis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数据工程师持证人

本人从事所爱好的软件研发职业,所选文档部分是选自于网络,之所以选这些文档是因为我很欣赏你的思维和才华,特此给我们大家以分享和学习的机会。如果你感觉侵犯了你的利益,请和我联系,我会尽快的删除!谢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25日上传了大数据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