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水痘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
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春季常见传染病;一、流行性感冒;传播途径及主要症状;易感人群;预防措施;二、麻疹、风疹;传播途径及主要症状;临床症状;易感人群;预防措施;三、流行性腮腺炎;传播途径;主要症状;易感人群;1、定义: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2、发病情况:
季节: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
年龄:10岁以下儿童
潜伏期:10-24天,平均14天
传染期:出疹前一天—痂自然脱落。;3、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水痘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人与人直接接触(直接接触疱疹液污染的物品)传播。
4、易感人群:
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10岁以下儿童发病为多。患水痘后终身免疫,但可患带状疱疹。;5、水痘的临床表现;(3)出疹期:
皮疹首先见于患儿躯干和头部,为3--5mm的斑疹,12--24小时左右,经丘疹发展成为水疱疹,脓疱疹。在水疱疹和脓疱疹阶段有明显搔痒。水痘表浅而壁薄易破,呈椭圆形,周围有红晕。1--2天后中心干枯,红晕消失并结痂,痂可持续一周,继发感染时可持续数周,痂皮脱落后皮肤完全恢复,一般不留瘢痕。;皮疹在1-6天内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丘疹,水疱、脓疱及结痂同时存在。后期出现斑丘疹未发展成水疱即隐退。
皮疹分布呈向心性,躯干最多,其次头、面及四肢近端,远端稀少,手掌,足底更少。;水痘的临床表现;成年人水痘;6、水痘的预防措施;(1)患者不能上学;大量喝水,多休息。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3)家里要勤开窗,保持空气流通。
(4)不要压挤水痘,否則结痂后会留下小点,持续2-3年。水痘可完全痊癒,不会留下疤痕。;(一)定义:
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急???发病、发热和口腔粘膜、手、足、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二)特点: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5%。所以幼托机构是手足口病防治重点。
成年人也是手足口病毒的隐形传染源。
;口腔黏膜疱疹最先出现;脚底疱疹;臀部疱疹;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
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
水或食物传播。;(五)做好个人卫生,预防手足口病;1、个人预防措施;(2)多喝开水,不要吃生冷食物;(3)不要随意用手揉擦眼睛,挖鼻孔和吮吸手指等;(4)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丢弃到有盖的垃圾桶中,并立即洗手。;(5)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充足睡眠;家长要学会:
1、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3、家长回家后要
洗手洗脸,最好
更换衣物后再接
触小孩子。;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游泳池等。;6、适当添减衣物,避免着凉
运动前先给儿童脱一件外衣,运动后用干毛巾或温毛巾给儿童擦拭背部和全身,或运动时用干毛巾垫在儿童背后,运动后抽出清洗,能有效预防儿童着凉。;7.、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7、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及时对患儿采取隔离、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