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pdfVIP

贵州省安顺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答案:A

解析:材料一指出“这种讲究重复、对称等韵律原则的写法在当代中国

诗歌创作中并不受欢迎,很多诗人避之唯恐不及”,并非“排斥”,A

选项中“排斥”一词程度过重,表述错误。

2.答案:A

解析:“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名句,只能

说明韵律对诗歌传播有帮助,但不能表明诗歌作品成为杰作“必须”运

用韵律,A选项“必须”说法过于绝对。

3.答案:A

解析:“兼职诗人”现象体现的是诗人身份的多样性,与当代诗歌是否

被边缘化并无直接关联,不能支持“当代诗歌被边缘化”的观点。B选

项诗歌刊物锐减,C选项诗歌写作交流“圈子化”,D选项学校课本内

当代诗歌很少、教授对当代诗歌了解不多,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代诗

歌被边缘化的现状。

4.答案:①引用论证:引用朱光潜“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和艾青

“假如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是诗;假如不是诗,无论用什么

形式写出来都不是诗”的观点,论证诗歌节奏和形式的重要性。②举例

论证:以“第三代诗”反传统导致诗歌形式混乱为例,说明当代诗歌在

形式探索上存在的问题。

解析:材料二引用名人观点来支持论点,属于引用论证;通过“第三代

诗”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是举例论证。

5.答案:①社会与文化层面:现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教育制度变化,诗

歌写作个人化,公共性诗歌成规消失,导致诗歌韵律规则难以形成。②

诗歌创作观念层面:当代诗人受国外诗歌影响,追求诗歌对生命深层世

界的呈现,反抗公共规则,不愿遵循韵律规则。③诗歌创作趋势层面:

主张口语入诗的“第三代诗”反传统,加剧诗歌形式混乱,使纯美流畅、

注重韵律的诗歌减少。

解析:结合两则材料,从社会文化、创作观念、创作趋势等方面分析当

代中国诗歌缺少韵律的原因。

(二)现代文阅读II

6.答案:D

解析:A选项,文章是按“真想北平”“真爱北平”“北平真好”的顺

序展开;B选项,作者说不出来是因为对北平的爱深沉而复杂,难以用

言语表达,并非因北平大、自己知之甚少;C选项,提及母亲是为了类

比自己对北平的爱,并非强调对母亲的思念。

7.答案:A

解析:“音乐”“图画”能引起“爱”,运用的是比喻手法,将对北平

的爱比作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并非拟人。

8.答案:①热爱自然: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认为北平能让人

更接近自然,体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②安贫乐道:身为贫寒之人,却

能在北平享受清福,满足于简单的生活,展现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③善于观察:细致描绘北平的花、菜、果子以及雨后的景象,说明他善

于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解析:从老舍对北平事物的描写和情感表达中概括其形象特点。

9.答案:①内容上,描绘北平花、菜、果子等,展现北平物产丰富、

贴近自然的特点,表达对北平的热爱与思念。②结构上,呼应前文对北

平的描述,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③情感上,“真想念北平呀”

直抒胸臆,强化了对北平的思念之情,引发读者共鸣。

解析:从内容、结构、情感三个方面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答案: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

解析:“愈自知读书”主谓宾完整,应断开;“日记数千百言”表意完

整,说明韩愈每天读书的数量;“比长”表示等到长大,时间发生变化,

应断开;“尽能通六经百家学”表明韩愈长大后的学识成就。

11.答案:D

解析:材料二中“于是”指在这时;《赤壁赋》中“于是饮酒乐甚”的

“于是”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二者意思不同,D选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裴度、崔群说情后,皇上最终“乃贬潮州刺史”,说明说情有果,

D选项“说情未果”表述错误。

13.答案:(1)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

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

媚了。(2)韩愈路过华阴,认为刺史暗地里相互勾结,就上疏告发这

件事。

解析:(1)“相若”意为差不多;“道”指道德学问;“羞”是意动

用法,感到羞耻;“谀”是谄媚。(2)“以为”是认为;“阴”指暗

地里;“党”是勾结;“治”是告发。

14.答案:①勤奋好学: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长大后精通六经百

家学。②敢于谏言:针对社会现象和不良风气,如师道不传、迎佛骨等,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③善于反思:因才高被贬后,作《进学解》自我

告诫,不断提升自我。

解析:从韩愈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75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5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