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新课导入:;风景谈;1、了解茅盾的生平及其创作成就,积累文学常识。
2、通过品读,体会散文的“形”与“神”、“景”和“情”相辅相成的关系。
3、能结合时代背景,体会风景之美的内涵。
4、会分析作者对风景之美的综合表达和巧妙表现。
;走进作者;茅盾在六十余年的文学活动中,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接编改革《小说月报》,倡导“为人生”的艺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茅盾擅长以理性思辨剖析社会现象,构建长篇巨制。茅盾的小说具有典型性,并注重作品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和重大性,要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容”,追求对时代社会做一种“全景式”的描绘。能反映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提供一幅中国现代社会演变的历史画卷。;1940年5月,茅盾途经西安,巧遇朱德,应邀前往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在延安,目睹了解放区蓬勃发展的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感情。同年年底,茅盾回到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当时正值国民党反劫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写下了《白杨礼赞》的姊妹篇《风景谈》。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风景谈》一文写于1940年12月,此时的茅盾已离开延安置身于国统区重庆的白色恐怖之中,这里没有创作的言论自由,要讴歌延安抗日根据地军民更是不可能的。那么,是什么驱动作者不畏险恶环境,另辟蹊径,采用含蓄的艺术手法,抒发了对根据地军民和谐生活的赞美之情呢?这就是茅盾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动荡不安的生活后,对延安军民和谐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使然。;合作共学:;理清思路;文中描绘的画面顺序是怎样的?能调换顺序吗?;点津导学:;1、第一个画面开始所描绘的沙漠有什么特点?后又是什么改变了这一状况,使之变成了一幅庄严、妩媚的画面?为什么要先描绘沙漠的这些特点?;2、第一幅画的背景是在延安吗?为什么要放到这里写?;3、文章从看《塞上风云》预告片入笔有什么作用?;第二课时;阅读第二幅画:高原归耕;2、“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是所谓‘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加引号,又用上“所谓”,后面再加感叹号,为什么要这样写?;3、这一画面描写种田人晚归的情景,为什么要从山上“层层的梯田”、“颀长而整齐”的“高秆植物”写起?;5、这幅画的精神内涵是什么?;1、这幅画面描绘了哪些景物?表现了人们怎样的精神境界?;2、这幅画所描绘的人有什么特点?;3、在这幅图画中作者发表了怎样议论?;探究:第二、三幅画与第一幅画比较,写法上有何异同?;②第二、三幅,写“人的活动”比较具体,不仅“人形”出现了,还可以听到他们的欢歌笑语,看到他们的动作神情,窥见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两幅虽然也把人作为“风景”的有机体来写,但更重要的是把人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大自然的主人来写,从而突出他们的“崇高精神”。这样写,就使第二部分的内容比第一部分深化,因而第二部分末尾的议论“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也自然地比第一部分末尾的议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升上了一个台阶。;阅读第四幅画:石洞雨景;2、作者写了两对男女,他们之间有何不同?;3、为什么要写公园中的恋爱场景?;5、石洞雨景这一段有较多的重复内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6、在这幅图画中作者发表了怎样议论?;阅读第五幅画:桃林小憩;4、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幅图画?;阅读第六幅画:北国晨号;2、作者是怎样描写两个士兵的?;3、“民族的精神”在课文中指的是怎样的精神?课文是怎样加以表现的?;第三课时;赏析“风景”;画面;1、联系写作背景,作者谈风景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第一幅写猩猩峡外沙漠的景观,并非延安风景,是否多余?;由此看,六幅画面并不孤立散乱。它们紧扣住一个中心,即对延安和延安军民的怀念和赞美,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六幅画面,除头一幅展现了新疆的沙漠风光之外,其余五幅都写了延安风光,并非天南海北,漫无边际。
(2)六幅画面都不着眼于表现延安的自然风光,而是全力讴歌主宰自然的人,这便成了贯穿作品始终的主旋律。
;所以本文中的议论,是点明题旨之笔,又是联结全文的纽带,把六幅画面串联成一个跌宕多姿的整体。具体表现在:;3、文章为什么不直接标明主旨,而是借谈风景含蓄地谈政治?;总结悟学:;1、构思巧妙、结构严谨
从结构的角度来看:五处议论像一根红线,把六幅画面串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文章在结构上做到舒展自如,“形散而神不散”。从表达中心的角度来看:在思想内容上层层加深,从而使中心思想反复深化。
2、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
3、对比烘托
4、语言细致、清新、富有色彩
;作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离骚(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pptx
- 《李凭箜篌引》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氓》《孔雀东南飞 并序》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 《庖丁解牛》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 《鹊桥仙》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 《五代史 伶官传序》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 可视化与渲染软件:Enscape二次开发_(13).案例分析与实践项目.docx
- 植被设计软件:Land F_X二次开发_(9).施工图生成与明细管理.docx
- 植被设计软件:Land F_X二次开发_(7).基于BIM的植被设计工作流程.docx
- 植被设计软件:Land F_X二次开发_(6).设计报告与文档生成.docx
- 水体设计软件:Civil 3D二次开发_(15).Civil3D插件发布与分发.docx
- 模拟与分析软件:Ecotect二次开发_(2).Ecotect二次开发入门.docx
- 可视化与渲染软件:Lumion二次开发_(4).Lumion灯光与阴影设置.docx
- 可视化与渲染软件:Lumion二次开发_(1).Lumion软件基础与环境搭建.docx
- 模拟与分析软件:Ecotect二次开发_(13).Ecotect性能优化与调试.docx
- 可视化与渲染软件:V-Ray二次开发all.docx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