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9.草船借箭;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周瑜()弓弩()
自私()甘心()
;三、看拼音,写词语。;四、观察下列词语的特点,照样子写词语。
;五、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
()()
2.周瑜听了鲁肃的报告,也疑惑起来。
()
3.曹操说:“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六、根据句意,用“然”字组词填空。(不可重复)
谁能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呢?______这是周瑜在刁难诸葛亮。如果三天之内造不出十万支箭,诸葛亮________会遭到杀身之祸。诸葛亮_______很清楚周瑜的阴谋,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呢?原因有两个:一是诸葛亮这时只能团结周瑜,_____就会影响联吴抗曹的大计;二是诸葛亮才智过人,早有妙计。后来诸葛亮______借箭成功,周瑜不得不对他______起敬。;七、按要求改写句子。
1.诸葛亮对鲁肃说,让鲁肃借给他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改为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胆、有识、有谋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写出下列有关诸葛亮的歇后语。
诸葛亮吊孝——______________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用兵——_____________
诸葛亮放孟获——______________;九、课文探源。
1.《三国演义》
(1)全名为《_______________》,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位: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______小说,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罗贯中将____________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____________。;一、周瑜:设“造”箭陷阱
1.根源是“妒忌”:周瑜看到诸葛亮__________,心里很_________,就设计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中为难:现在___________,想请先生负责__________。这是公事,希望先生________。“赶造”说明________;周瑜把这样的“公事”交给诸葛亮,显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暗”中破坏: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__________,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瑜的“高兴”: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周瑜的“高兴”并不是因为箭,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诸葛亮:用“借”箭妙计
1.识周瑜,早有计谋:怎么敢________________?我愿意立下军令状,_________造不好,甘受__________。这说明此时诸葛亮已经________________。他知道周瑜用心狠毒,但此时他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识鲁肃,借船成功
(1)填空: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______知道,他要是知道了,_________就完了。;
3.识天气,大雾漫天
(1)这时候___________,江上连________都看不清。这一次的雾,是诸葛亮在立军令状的时候就已经看出了的。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2)雾在借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有雾,曹操____________,才给________带来可能。
;4.识曹操,定会放箭
(1)雾这样大,曹操一定______________。这说明诸葛亮知道曹操_________,在不明白真假前,是不会________的。
(2)他派人去旱寨调来________________,到江边____________。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___________,箭好像______一样。箭才是诸葛亮想要的东西,看来,这一切只不过是在验证_____________。;三、鲁肃:在“和”与“斗”中周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