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语文五年级上册.docx

1《白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语文五年级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

1.白鹭(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白鹭》是统编版五上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万物有灵”,语文要素为“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从教材编排体系来看,四年级在动物和写景的文章中就已经渗透过借物抒情的方式,在五下六下中也出现了要求如何体会情感的方式。

本单元节选了四篇在抒情上各具特色的散文,他们或表达赞美,或抒发感悟,或表达思想,或直击人与动物灵沟通;描述了不同事物的特点,多角度多层次地抒发情感,在交流平台中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总结。

《白鹭》是郭沫若先生所写的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行文简洁,结构严谨,语言凝练,句句含情,紧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一花一鸟总关情”。

《白鹭》的美还和中华文化的传统审美观念有关。我们的文化讲究中庸之美,即所谓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讲究节制而不过分的美。《白鹭》外形那种适宜之美恰恰与传统审美观不谋而合,课文中所描绘的也正是如此,最为精彩的那一句“增之一分则嫌长”是对古人宋玉描绘美人的引用,这正是一种审美的传承。不仅如此,白鹭的适宜之美更在于与周遭环境的和谐,进入水田则为水田的一部分,进入清晨的宁静则为清晨的一部分,进入黄昏则为黄昏的一部分,不喧宾夺主。

历来的文人都发现了白鹭这样的特征,如“一行白鹭上青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等,白鹭分明已经超脱于物的范畴,而成为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的一种象征了,如果从这个意义来看,白鹭抒发的情感恐怕不仅仅是作者对于白鹭的赞美,更在于对一种优雅适宜的传统审美的认同。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角度看,这是他们升入高年级学习的第一个单元,涉及自然的人文主题贯穿一至六年级,从认识自然到建立自我与自然的关系,再到本单元体会文章背后之情,从外在事物到内心情感,从具体到抽象,是能力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从语文要素上看,从读到写,读写一体;方法上也从原来在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到本单元第一次聚焦篇章写法初步感受情感,课后练习题是先读懂内容再体会情感和写法,体现了对学生阅读、落实要素的方法指导。双要素凸显了高年级第一个单元的特殊定位,从文体、内容、方法均展现了发展性和阶梯性。

三、教学目标

1.梳理积累生字词。会读“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鹤、嫌”等10个生字,抄写积累优美词句。

2.在朗读中品味语言,通过对比勾连,想象品鉴,感受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白鹭的特点来抒发喜爱、赞美之情的。

3.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初步体会散文诗的诗情画意之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学生需要理解白鹭的美不仅在于其外在形态,更在于其内在的诗意和美感?。

?感受白鹭的美?。通过品味语言,想象画面,学生应能够感受到白鹭如诗如画的美感?。

?体会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学生需要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写白鹭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教学难点?:

?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并学会表达?。学生需要掌握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来表达情感,这是写作和阅读理解中的一个重要技能?。

?体会对比和排比的表达效果?。通过品读描写白鹭外形美的段落,学生应能够体会对比和排比在文中的作用,理解其表达效果?。

五、教学过程

学习情境:争当小小解说员

学习活动:为白鹭配一段解说词,完整介绍白鹭的样子,夸夸白鹭精巧的美。

导入:联读篇章页,创设情境

1.出示单元篇章页,明确本单元要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出示和白鹭有关的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的图片,唤起对白鹭的印象。

3.在郭沫若先生眼里,出示朗读“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今天,我们就要和作者一起走近白鹭,争当小小解说员,为白鹭配一段解说词。

板块一:朗读文本,理文脉

学习活动一: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生字。

2.思考:课文围绕哪几个方面写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1.自读课文,疏通字词。

特别关注:镶嵌(qiàn)、玻璃框(kuàng)

读文本原句,联想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

嗜(shì)好:默读原文句子,初步感受白鹭这独特的嗜好:晴天的清晨悠然独立枝头。

2.讨论交流:课文围绕哪几个方面写了白鹭像一首精巧的诗?(外形美、动态美)

借助句式梳理:白鹭的_____是一首精巧的诗。(外形,动作)

3.再次引读: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块二:赏美外形,悟“适宜”

学习活动二:

1.默读第25自然段,完善白鹭外形介绍卡。

2.找一找:作者是怎么夸奖白鹭的。

1.出示白鹭外形介绍卡,学生根据图片支架在文中找到对应的词语填写。

(1)雪白的蓑毛(2)浑身的流线型结构

(3)铁色的长喙(4)青色的脚

2.根据外形介绍卡,完整说一说白鹭的外形。

3.找一找作者是怎

文档评论(0)

yjhbest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