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第一单元测评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词最早开始于民间,所以在语言上有些粗糙,但是语言上也很直白、大胆,而文人
写词就比较典雅、含蓄。在中唐或晚唐,大多数情况下,文人写词仅是游戏的态度,因为他们的
主要精力是用来写诗和写文章的。词在当时属于艳科、小道,是业余的时候创作的。文人词的
创作长期处于“尊前”“花间”的环境中,带有鲜明的娱乐消遣功能,所以就形成了“作闺
音”“为艳科”的特色。到了李煜,他创作后期的词的内容变得很真实,他用词写一个亡国之
君内心真实的、深刻的、深远的痛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生
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词帝,“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为宋词开启了抒情言
志的大门。
宋人以歌妓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词作,除了延续宫体、花间风格之外,还有一些是写歌妓与
文人之间存在感情上的联系,甚至有些歌妓在词人生命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譬如,著名词人晏
几道,早年过惯了富贵公子的生活,后来家道中落,生活一落千丈。黄庭坚曾评价晏几道:仕宦
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
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
痴也。一句话,晏几道实在、单纯、重情义。正是这样的人,写情词是第一等的好。大家熟知
的《临江仙》,“记得小艹频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小艹频”即是一位歌女。晏几道在写这首情深意长的感伤之词时,背后寄予的是自己身世的
巨变与个人的切肤之痛。虽为艳词,但真挚深婉,表达了士大夫的仕途沉沦浮荡。
词,不仅是在歌舞升平、瓦栏歌肆之间,与歌妓之间推杯换盏的文学创作,更是一种重要的
城市文学。我们知道,宋代的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北宋都城汴京、南宋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
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宋代还逐渐取消了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为商业和娱乐业
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词人将眼光投向更为开阔的生活场景,用词来表现生活着的城市。
著名的“白衣卿相”柳永,对北宋的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用词描绘过汴京、洛阳、益州、
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当时许多著名的城市。如《倾杯乐·禁漏花深》就是柳永为宋仁
宗在元宵佳节之夜与民同乐所作。这首词重在渲染上元节的节日气氛,“变韶景、都门十二,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元宵三五,银蟾光满……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向晓色、都人未散”。柳永笔下
的汴京富丽堂皇而又繁荣昌盛,为我们展示了有宋以来物阜民康的社会生活风貌。
除了城市,还有描写乡村。相对于城市的富庶、繁华,乡村词的重点在于勾勒农家之乐,展
现出怡然自得的、缓慢的、富有诗意的生活节奏。譬如苏轼笔下的“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
草小池塘”,辛弃疾笔下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皆是难得的、富有诗意的、文人
化的乡村景色。他们亦曾在乡村的丽景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苏轼在乡村中,获得“殷勤昨夜三
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的洒脱与惬意,辛弃疾在乡村中经历了“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
忽见”的恍惚与惊喜。苏轼曾写作《浣溪沙》组词,展现“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
的热闹场景,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则是描述了“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其乐
融融的生活,让我们看到大文豪笔下的乡村世界依然让我们心旷神怡。
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和光同尘、与时俯仰。他们一方面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