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29.100CCSF21
EPIAJL
吉林省电力行业协会团体标准T/EPIAJL14—2024
火储协同应急控制系统技术导则
Technicalguideforpowerplantemergencycontrolsystemswithheatstorageboilers
2024-11-05发布2024-11-15实施
吉林省电力行业协会发布
I
T/EPIAJL14—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体要求 2
4.1火储协同应急控制系统运行目标 2
4.2对火储协同应急控制系统的考核指标 3
4.3火电厂应具备的条件 3
5系统概述 3
5.1系统架构 3
5.2装置功能定义 3
6功能要求 4
6.1孤网识别和主动解列控制要求 4
6.2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快速投切控制要求 4
6.3孤网后控制模式切换要求 5
6.4火储快速协同功率调节控制要求 5
6.5火电机组协控指令执行要求 6
6.6蓄热电锅炉协控指令执行要求 6
6.7准同期并网控制要求 6
6.8广域动态同步监测要求 7
II
T/EPIAJL1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吉林省电力行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华能长春热电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德鑫、付小标、傅吉悦、田春光、吕项羽、曲绍杰、庄冠群、宋晓喆、段刚、余锐、王佳蕊、王伟、张海锋、李成钢、王松寒、刘亚东、高重晖、司瑞才、高松、李佳、王忠言、侍哲、于非桐、付宇泽、张懿夫、张家郡、孟祥东、张钰、陈宇、赵春明和郭宏雨。
1
T/ERIAJL14—2024
火储协同应急控制系统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接入公共电网,在电厂解网后具有提供黑启动服务或者其它连续运行需求的具有蓄热电锅炉的火电厂。
本文件规定了对火电厂中火储协同应急控制系统的总体要求、系统概述以及各功能模块的技术要求,包括孤网识别和主动解列控制要求、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快速投切控制要求、孤网后控制模式切换要求、火储快速协同功率调节控制要求、火电机组协控指令执行要求、蓄热电锅炉协控指令执行要求、准同期并网控制要求、广域动态同步监测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594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30370火力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试验及性能验收导则
GB/T3875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GB/T40594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导则
DL/T338并网运行汽轮机调节系统技术监督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蓄热电锅炉electricboilerforheatstorage
利用电能将蓄热体(包含水蓄热和固体蓄热)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现建筑物供暖的设备。
2
T/ERIAJL14—2024
3.2电网应急控制powersystememergencycontrol
在电力系统发生严重故障,导致电网电压、频率、功率严重越限,或者大幅度振荡,以至于解列的情况下,所采取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措施。
4总体要求
4.1火储协同应急控制系统运行目标
当火电厂因电网事故解列情况下,包括联络线远端断路器跳闸或者上级变电站故障,通过运行火储协同应急系统应达到以下目标:
4.1.1能够快速、准确判断孤网事件,主动解列。
4.1.2通过对火电机组和蓄热电锅炉的快速调节实现孤网后的频率控制模式切换。
4.1.3维持火电厂频率、电压持续安全稳定运行,尽可能多地保留发电机为电网提供黑启动能力。
4.1.4自动判断电网恢复后,能够通过准同期控制实现事故后的不停电重新并网,减少并网冲击。
4.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_GSEE 0012-2024 配电房智能化电气设计规范.docx
- 17CJ70-2(2024年版) 耐腐蚀压型钢板建筑构造.docx
- T_GAIA 027-2024 污染源噪声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docx
- T_HBCCIA 0001-2024 政务云密码应用技术指南.docx
- T_HBSF 024-2023 湖北省林火阻隔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规范.docx
- T_HBSIA 002-2025 软件产品评估规范.docx
- T_HBSF 020-2023 湖北省古树名木保护铭牌规范.docx
- T_GDAI 003-2024 中压配电网网架问题智能诊断技术规范.docx
- T_GDAI 004-2024 中压配电网规划方案智能生成技术规范.docx
- T_EBA 20001-2024 E3800A 型飞安级直流微电流表操作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