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件汇总
什么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质、加工和应用的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历程1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开始,人类就一直在探索和利用各种材料。2近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得益于物理学、化学、冶金学等学科的进步。320世纪中叶,材料科学与工程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大支撑。4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内容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材料的结构与性质材料的加工与成型
材料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原子结构晶体结构
金属材料的种类及特性铁合金:钢、铸铁、不锈钢有色金属:铝、铜、镁、钛等贵金属:金、银、铂等
陶瓷材料的种类及特性1传统陶瓷:粘土、氧化铝2特种陶瓷:氧化锆、氮化硅3玻璃陶瓷:微晶玻璃、玻璃纤维
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及特性热塑性塑料:聚乙烯、聚丙烯1热固性塑料:酚醛树脂、环氧树脂2弹性体:橡胶、硅橡胶3
复合材料的种类及特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塑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颗粒增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层状复合材料:木材、纸张
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硬度:材料抵抗压痕的能力韧性: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弹性: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发生形变后恢复原状的能力塑性: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发生永久形变的能力
材料的热学性能100熔点固态转变为液态时的温度200沸点液态转变为气态时的温度300热导率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
材料的电磁性能1导电性材料传导电荷的能力2导磁性材料被磁化的能力3介电性材料存储电能的能力
材料的化学性能1腐蚀性材料在化学环境中的腐蚀速度2抗氧化性材料抵抗氧化的能力3化学稳定性材料在化学环境中保持化学性质不变的能力
材料的分析表征技术X射线衍射材料的晶体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材料的微观形貌透射电子显微镜材料的微观结构原子力显微镜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
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
材料的热处理技术退火降低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淬火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回火降低淬火后的材料的硬度和脆性,提高材料的韧性
材料的焊接技术熔焊:电弧焊、激光焊、电子束焊压焊:摩擦焊、超声波焊钎焊:银焊、铜焊
材料的涂层技术1电镀:镀金、镀银2化学镀:化学镀镍、化学镀铜3物理气相沉积:溅射镀、离子镀4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材料的腐蚀与防护腐蚀材料在环境作用下发生的化学或电化学反应1防护采取措施阻止或减缓材料腐蚀2
智能材料及其应用1形状记忆合金: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2压电材料:用于传感器、致动器3光致变色材料:用于眼镜、建筑玻璃
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应用人工骨:用于骨骼修复人工关节:用于关节置换组织工程材料:用于组织修复
能源材料及其应用100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200太阳能材料硅太阳能电池300氢能材料储氢材料
电子材料及其应用半导体材料:硅、锗导体材料:铜、铝绝缘材料:塑料、陶瓷
功能性材料及其应用发光材料磁性材料热敏材料
材料的环境与安全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材料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安全材料回收利用
材料生命周期分析
材料的仿真与建模有限元分析分子动力学模拟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材料的设计与优化1材料性能的预测2材料结构的优化3材料性能的改进
材料的试验与检测拉伸试验测量材料的强度、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冲击试验测量材料的韧性硬度试验测量材料的硬度
材料的标准与法规1国家标准(GB)2行业标准(YB)3企业标准(Q/)
材料产业链与企业管理原材料生产矿产开采、冶炼1材料加工成型、热处理、表面处理2材料应用产品制造3
材料研发的前沿技术纳米材料生物材料能源材料先进制造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智能材料、自修复材料2功能化多功能材料、仿生材料3绿色化可降解材料、循环利用材料
材料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1仪器设备先进的测试仪器、加工设备2实验安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3数据管理科学的数据记录和分析
材料研究的伦理与责任科学诚信环境保护社会责任
材料知识产权的保护1专利申请2商标注册3知识产权诉讼
材料学科的交叉融合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工程学
材料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在线教育MOOC、网络课程实践教学实验课程、项目式学习
国外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1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欧美国家在材料基础研究方面具有优势3日本、韩国等国家在材料应用方面具有优势
国内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中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中国在一些材料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社会影响推动了科技进步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职业发展科研人员工程师技术管理人员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就业前景100高需求材料相关行业人才需求旺盛200高薪资材料相关行业薪资水平较高
材料科学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