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北京丰台高二(下)期中
历史(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1.战国时期,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屈原主张“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上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
A.以人为本B.自强不息C.天人合一D.天下为公
2.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
明史的圣地”亮相世界舞台。此次良渚遗址申遗成功将进一步
①推动世界文化融合趋同②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③使得中华文化独领风骚④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明清到民国时期,中国东南沿海民众漂洋过海,前往东南亚各地,甚至远到印度洋一带谋生,这一现象
被称为“下南洋”。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曾说:“马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锡矿之工
作者,首推华侨。彼等之才能与劳力,造就今日之马来半岛。”由此可知,“下南洋”
A.保留和传播了中华文化B.缓解了闽、粤两省的人口压力
C.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D.推动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4.20世纪初,张謇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苑内悬挂着张謇手书的对联:“设为庠
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这说明张謇希望南通博物苑
A.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B.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C.以实业教育为国育才D.抵制外来文化入侵
5.“走向世界丛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闳
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大。该丛书的出版
①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
②改变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局面
③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
④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近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了各种独特的文化创意产品——从故宫国风胶带、千里江山图,到紫禁太平有
象书签、脊兽钥匙扣等等。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成功
①取决于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②得益于将传统文化融入创意设计
③凸显了博物馆文物保护价值④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传播
第1页/共11页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7.在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世界其他地区也形成和发展起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②种姓制度和佛教是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
③《吉尔伽美什》是研究古代尼罗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骑士文学反映了中古西欧城市复兴时期市民阶层的社会生活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8.1978年,考古学家在阿富汗北部贵霜帝国的王陵中发掘出大量黄金制品,其中一件镶嵌绿松石金踝饰,
采用中国的“失蜡—失织”技法制作,四周刻着龙纹。此外,还有大量制品雕刻有古希腊神话人物造
型,或草原游牧风格的动物纹饰。这说明
①中国“失蜡—失织”技法经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此地
②金踝饰是中国汉代与贵霜帝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③金踝饰作为实物史料印证了龙已成为贵霜帝国图腾
④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A.①②B.①④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一(下)期中英语(含答案).pdf
- 2024北京育才学校高二(下)期中英语(含答案).pdf
- 2024北京汇文中学高一(下)期中物理(选考)(含答案).pdf
- 2024北京五十五中高一(下)期中生物(等级考)(含答案).pdf
- 2024北京二中初二(下)期中物理(含答案).pdf
- 2024北京和平街一中高二(下)期中数学(含答案).pdf
- 2024北京丰台高二(下)期中物理(B卷)(含答案).pdf
- 2024北京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高一(下)期中数学(含答案).pdf
- 2024北京丰台二中初二(下)期中数学(含答案).pdf
- 2024北京十一中初二(下)期中物理(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