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2021年3月10日,央视总台对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的现场直播,引发全球的高度关注,穿梭古今的惊世传奇,再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灿烂辉煌。5月14日在四川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成都市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先生的陪同下,我又一次来到三星堆遗址,现场观摩学习当今世界最前卫的考古发掘,感受在中华文明新理论指引下,中国考古学派的新风格、新风采和新气派。三星堆遗址再发掘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深远影响将与日俱增。
从2019年金沙讲坛到2020年天府论坛,再到此行的媒体访谈,我的三次造访形成了认识三星堆的三部曲:一是从铜人头像的性别分析入手掀开祭司队伍的神秘面纱;二是从埋藏顺序和器物组合特征复原出祭祀对象、祭祀主体和祭祀舞队的豪华阵容;三是从铜人面具的列器序列确认军功等级的存在与物化标准。终于敲开了尘封已久的古蜀大门,取得重要突破。我的认识可以比较完整地表述如下:三星堆2号祭祀坑掩埋着古蜀王国祭祀大典的鲜活场景,珍藏着古蜀王国鲜为人知的辉煌历史,浓缩着古蜀之魂的文明之光,3个巡游方阵,两套参与人马,一支隐喻舞队,将《左传》的“在祀与戎”与古蜀的“前歌后舞”先秦文献经典融为一体,活灵活现地演绎国家级别的祭祀大典,巅峰时刻的灿烂辉煌。毫无疑问,这是解读古蜀文明、恢复长江文明历史记忆,全面认识中华文明的要义与精髓,是深刻认识礼制的发生发展、成熟完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经历,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基本脉络,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特色关键所在,其意义远远超出三星堆祭祀坑的本身。
从祭祀坑布局说起
熟悉三星堆遗址的读者一定知道,2020年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让三星堆祭祀场所更加丰满、更加充实。其规律性分布现象完全呈现出来。两两成对,依次分排的倾向非常值得重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8座祭祀坑大体上由北偏东而依次分四排:1、4为一排;2、3为二排;7、8为三排;5、6为四排。这种布局说明祭祀坑不是同时形成,而是有先后的顺序,有发展的过程。出土器物证明,这里曾经是一处地点固定、国家级别、神秘莫测的祭祀场所,按历史文献的记载是燔燎瘗埋的地点。而非民间与个人所能企及。
关于8座坑的先后顺序。如果是按2号坑铜立人出土时“方座一端在东南,身躯一端向西北”的情况分析,其头东北脚西南的可能性很大,若按头像的指示推测,那北偏东前排的1、4坑年代可能最早;2、3次之,7、8再次;5、6坑最晚。后者年代晚且体量小,又有打破关系,其性质的确定虽然有待认真整理,但是,这一情况似乎支持东北早而西南晚的推测。
退一步讲,即或是7、8号坑年代早,也不能改变2号坑年代居中的顺序。在早期中国,任何文化与文明的盛大祭典都未见完全重复者。经验表明,一个遗址、一个墓地、一个考古学文化的鼎盛期往往发生在中期。另外,“燔燎瘗埋”是文献记载的组合式祭天祭地仪式,最早见于《尔雅·释天》,“祭天曰燔烧,祭地曰瘗埋”。所谓燔烧就是在地上烧,也称燎;瘗埋就是将祭品埋入坑坎。明代祭宗庙和孔庙称“望瘗”,当今,在北京历代帝王庙的祭祀大典中仍有庄严肃穆的场景再现,是久远的传统礼仪制度。
如何读懂祭祀坑的内容?
三星堆的文物精品让人目不暇接,不同的祭祀坑出土的物品不尽相同,怎样认识和如何比较呢?2号坑出土器物数量奇多,套件制度明确,顶级配置抢眼,级别明显高于1号坑,甚至有可能是三星堆遗址中级别最高的祭祀坑。所以,最受关注,成为解读的亮点。然而,要读懂祭祀坑就要全方位了解祭祀坑,其方向、形状、大小、位置、深度、堆积状况、掩埋顺序,以及出土的不同质地的器物组合关系等一系列情况。
2号坑长5.3米、宽2.2米、深1.5米,出土器物1300件。其中青铜器多达735件,使用9件兽面具的规制,即“顶级三件套”。按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报告描述,这些器物组成的3个祭祀方阵是依顺序、有先后、有步骤被埋入坑中的:
第一方阵是祭祀对象的阵容。由青铜神坛、神殿、神树等多套件器物组成,埋在祭坑的最下层。
第二方阵是祭祀主体的阵容。以铜立人为领队,多种姿态的人物形象,铜人头象、铜人面具、铜兽面具、青铜尊罍等多种类青铜礼器组成,“顶级三件套”也在其中,它们埋在祭祀坑的中层。
第三方阵是祭祀舞队的阵容。由67根象牙组成的殿后团队。这是最关键、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如果将67根象牙中的3根作为领队居前,余下64根按八纵八横的队形排列,就会猛然发现那每根象牙的后面仿佛都站立着身着靓装的舞者,或体格健硕或婀娜多姿,正翘首以待鼓乐号令。这种阵势与先秦文献的“八佾舞”毫无二致。此舞是中国古代顶级的祭祀舞蹈,因《论语》“八佾舞于庭”和“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经典名言而广为流传。3000多年前,在武王伐纣的牧野大战中,古蜀傩兵头戴面具,前歌后舞,英勇无比,威力无穷。周武王深受启发,得天下后,便以傩舞为蓝本做“大武舞”,引入周天子的宗庙祭祀,成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