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老山界陆定一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有许多艰难险阻铸就了伟大的革命精神。长征,无疑是其中最为壮丽的史诗之一。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翻雪山、过草地、渡江河,历经无数艰难困苦。而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老山界,就是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大山。在这座山上,红军战士们遭遇了怎样的困难,又展现出了怎样的精神品质呢?新课导入
素养目标1.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2.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在行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3.学习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老山界,在地图上名为越城岭,在广西兴安华江瑶族乡,又称瑶山,是五岭之一,越城岭的中段分支,呈西南—东北走向,长21公里,宽6公里,方圆126平方公里。其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是越城岭的最高峰,也是五岭的最高峰。1934年,红军长征途经这里,翻越的第一座高山就是老山界,由此而举世闻名。老山界简介
陆定一,江苏无锡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现交通大学)作者在红军长征部队里的“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代表作品《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作者简介
1934年10月初,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粉碎了反动派的围追堵截,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抗日根据地——陕北,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本文即是按时间顺序记叙了第一天下午到第二天下午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背景链接
骨碌()咀嚼()呜咽()督促()灌输()苛捐杂税()酣然入梦()不可捉摸()攀谈()pāntánɡūluɡuànshūwūyèhānránrùmènɡbùkězhuōmōkējuānzáshuìdūcùjǔjué峭壁()qiàobì生字学习
初读课文,将课文划分成几个部分,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整体感知第一部分(第1段),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山高路远,暗示翻越艰难。第二部分(第2~32段),主体部分,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线索,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三部分(第33段),总结全文,将老山界放在长征的全过程中来回顾,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中心。
再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整体感知时间地点活动第一天下午天黑夜里黎明第二天黎明以后下午山沟山脚下半山腰山路上雷公岩山顶与瑶民攀谈准备爬山夜行军半夜露宿翻越雷公岩任务完成,征服老山界
整体感知请从文中找出一句可以概括文章内容的句子。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提示:内容概括围绕: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红军长征途中翻越/战胜/跨越老山界。
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但翻越老山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精读探究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样的?精读探究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鼓着勇气、继续前进。毫不畏惧、嘲笑敌机。这些描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表现了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写红军翻越老山界,为什么用了不少笔墨写有关瑶民大嫂的事?精读探究这个过程,显示了红军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说明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和播种机。从一个侧面丰富了课文的中心意思。瑶民原来受反动军阀的欺压,对反动军队怕透了,听说部队过境,男人“按照习惯”躲藏起来,因此,红军只遇到大嫂母女俩。一开始,她看到红军,非常惊惶。经过攀谈,她才知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在红军战士面前诉苦时,她哭了。当红军把“够吃三天的粮食”送给她时,她“欢喜”的接受了。
首段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精读探究首段交代了老山界的高度和名称。交代名称,照应文题;交代高度,表现了山的难翻,为下文翻山遇到的困难埋下伏笔。如何理解尾段中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和“小得很”?老山界虽然是“第一座难走的山”,翻越它的困难程度对比起其他困难却“小得很”,二者形成反差,突出了长征路途的艰险,衬托出红军战士之后克服大得很的困难的不容易,强调了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怎样理解第一段描写中的“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与星光连接起来,是一种生平没见过的“奇观”?这里写出了怎样的山势?精读探究“奇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下9 木兰诗 课件 (共31张ppt).pptx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 B卷能力提升 (含解析).docx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 A卷基础夯实 (含解析).docx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 B卷能力提升 (含解析).docx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 A卷基础夯实(含解析).docx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 B卷能力提升 (含解析).docx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 A卷基础夯实 (含解析).docx
- 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第四部分 名著阅读.pptx
- 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第五部分 写作.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