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观沧海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曹操《观沧海》中的诗句?
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2.《观沧海》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
A.曹操北伐乌桓
B.曹操南征孙权
C.曹操平定荆州
D.曹操征讨张鲁
3.下列关于《观沧海》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诗中描绘了大海的壮阔景象
B.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C.诗中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D.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4.下列哪一项不是《观沧海》中的修辞手法?
A.对比
B.比喻
C.排比
D.设问
5.下列关于《观沧海》的作者,描述错误的是?
A.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B.曹操擅长书法,被誉为“书圣”
C.曹操的诗歌具有豪放、激昂的特点
D.曹操的代表作有《短歌行》、《观沧海》等
6.下列关于《观沧海》的翻译,正确的是?
A.水面宽广,山岛高耸
B.秋风萧瑟,大浪滔天
C.日月运行,好像出自其中
D.葵花青青,朝露等待日出
7.下列关于《观沧海》的赏析,正确的是?
A.诗中通过描绘大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B.诗中通过描绘大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C.诗中通过描绘大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D.以上都是
8.下列关于《观沧海》的版本,流传最广的是?
A.《文选》
B.《古诗源》
C.《唐诗三百首》
D.《古文观止》
9.下列关于《观沧海》的作者,描述错误的是?
A.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B.曹操擅长书法,被誉为“书圣”
C.曹操的诗歌具有豪放、激昂的特点
D.曹操的代表作有《短歌行》、《观沧海》等
10.下列关于《观沧海》的翻译,正确的是?
A.水面宽广,山岛高耸
B.秋风萧瑟,大浪滔天
C.日月运行,好像出自其中
D.葵花青青,朝露等待日出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观沧海》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2.《观沧海》中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绘了大海的______景象。
3.《观沧海》中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绘了大海的______景象。
4.《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感慨。
5.《观沧海》中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描绘了______的景象。
6.《观沧海》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______。
7.《观沧海》这首诗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8.《观沧海》这首诗的翻译有______、______、______。
9.《观沧海》这首诗的赏析有______、______、______。
10.《观沧海》这首诗的版本有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观沧海》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2.分析《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句话的意境。
3.解释《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这句话的含义。
4.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关于大海的描写,分析其异同。
5.请简要介绍曹操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五、论述题(10分)
论述《观沧海》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六、材料分析题(10分)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观沧海》这首诗,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材料一:曹操《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材料二:曹操《短歌行》
对海而歌,心悲意伤。
望海而叹,怀古之情长。
人生如梦,何曾相识?
天下英雄,共此一堂。
材料三:曹操《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D
解析思路:通过排除法,A、B、C三项均为《观沧海》中的诗句,故选D项。
2.A
解析思路:根据历史知识,曹操北伐乌桓是《观沧海》的创作背景。
3.C
解析思路:诗中并未表达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故选C项。
4.D
解析思路:设问是一种修辞手法,而《观沧海》中并未使用设问。
5.B
解析思路:曹操擅长书法,被誉为“书圣”,故选B项。
6.C
解析思路:通过对比诗句原文,C项为正确翻译。
7.D
解析思路:A、B、C三项均为《观沧海》的赏析内容,故选D项。
8.A
解析思路:根据历史知识,曹操的诗歌在《文选》中有收录。
9.B
解析思路:曹操擅长书法,被誉为“书圣”,故选B项。
10.C
解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