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团体标准
T/ZGCSC00X.00X-2021
数字孪生城市软件人机交互技术总体要求
Softwaresofdigitaltwincities–Generaltechnologyrequirementsfor
human-computerinteraction
(征求意见稿)
(本草案完成时间:2021/12/27)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
发布
创新战略联盟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涉及数字孪生城市软件人机交互相关技术领域,规范了技术总体要求,包括功能、性能、体
验、安全、运维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1
T/ZGCSC00X.00X-2021
数字孪生城市软件人机交互技术总体要求
1范围
本文件明确了数字孪生城市软件人机交互技术框架,规定了数字孪生城市软件人机交互宜具备的技
术能力。
本文件适用于:
a)数字孪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服务过程中软件使用者;
b)数字孪生城市软件人机交互的研发、测试、评估和验收等工作;
c)数字孪生城市大脑、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等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4678-2017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
GB/T36333-2018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
GB/T37043-2018智慧城市术语
GB/Z38623-2020智能制造人机交互系统语义库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及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数字孪生digitaltwin
数字孪生是以多源、异构、海量数据为基础,融合数学、计算机学、物理学、图形学、统计学等学
科的综合技术。通过多模态多类型数据采集与融合、全要素多尺度分析建模、网络与富媒体协同工具融
合、人工智能、模拟仿真等核心技术,构建与物理实体精准映射的虚拟实体,对其进行仿真、监控、诊
断、预测、优化和控制,实现对物理实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3.1.2
数字孪生城市digitaltwincities
数字孪生城市是通过采集城市全景数据,结合4G/5G等通信方式、物联网、仿真推演、多尺度建模
等先进技术,在虚拟空间构建一个与物理城市相匹配的孪生城市,它以数据为基础,具有精准映射、虚
实融合、智能操控的特性,是持续迭代更新的城市级创新平台。
2
T/ZGCSC00X.00X-2021
3.1.3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