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语文长征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拂晓气氛混沌
B.奋进谈笑风生奇峰异石
C.沉默轰鸣红红火火
D.奔跑水波荡漾雷厉风行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她在学校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B.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所以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C.他的书法作品已经在全国性的比赛中获奖,这使他更加努力地练习书法。
D.我们班的篮球比赛取得了胜利,这是全体队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3.下列词语中,与“书生意气”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A.学富五车
B.才高八斗
C.腹有诗书
D.学贯中西
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太阳像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
B.他的笑容像春天里的阳光一样温暖。
C.那座山峰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D.他们的友谊像黄金一样珍贵。
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他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
C.那本书厚得像砖头。
D.她的歌声如夜莺般动听。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下列句子出自《岳阳楼记》,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下列句子出自《出师表》,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下列句子出自《论语》,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则安其居,乐其业。
4.下列句子出自《醉翁亭记》,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5.下列句子出自《离骚》,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余独好修以为常。
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忘路之远近忘:忘记
B.仿佛若有光仿佛:好像
C.悉如外人悉:全部
D.乃不知有汉乃:于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乃大惊,问所从来。乃:于是
B.具答之。具:详细
C.此人为具言所闻。具:详细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语:告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正确的一项是()
A.缘溪行缘:沿着
B.乃不知有汉乃:于是
C.遂与外人间隔遂:于是
D.此人为具言所闻具:详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A.皆出酒食出:拿出
B.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对
C.此人为具言所闻为:是
D.乃不知有汉为:于是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忘路之远近忘:忘记
B.仿佛若有光仿佛:好像
C.悉如外人悉:全部
D.乃不知有汉乃:于是
四、作文题(共[30]分)
题目:《我的读书故事》
要求:以“我的读书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晰,语言通顺,字数在600字左右。
五、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
1.翻译下列句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翻译下列句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六、综合题(每题[5]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桃花源记》的内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描述了渔人发现桃花源的过程。
B.文中描述了渔人离开桃花源的原因。
C.文中描述了桃花源中居民的生活状况。
D.文中描述了渔人回到现实世界的经历。
2.下列关于《岳阳楼记》的作者和作品的描述,正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记者外景出镜试题及答案.docx
- 讲师职业测试题及答案.docx
- 许职职业测试题及答案.docx
- 设计概论模拟测试题及答案.docx
- 识字试讲面试题及答案.docx
- 语文大学自考试题及答案.docx
- 语言学笔试试题及答案.docx
- 读化工设备图试题及答案.docx
- 象数思维考试题及答案.docx
- 豪车障碍测试题及答案.docx
- 四川省什邡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及答案一套.docx
- 四川省什邡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参考答案.docx
- 四川省什邡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附答案.docx
- 四川省什邡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汇编.docx
- 四川省什邡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一套.docx
- 四川省什邡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汇编.docx
- 四川省什邡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汇编.docx
- 四川省什邡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防溺水绘画课件PPT.pptx
- 四川省什邡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完整版.docx
文档评论(0)